按照集团公司“治亏创效”实施方案部署,铜川矿业公司审时度势,向外开拓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内深挖潜力,在降本增效、用好政策、减人提效、强化煤质、盘活资产、二次创业上实现精准发力,为转型发展、二次创业不断注入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企业凝聚力。

——在降本增效上“发力”。该公司全面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推进“全员、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系统性成本管理,确保成本费用逐年下降10%。强化生产技术降本,生产技术部门从生产源头把关,利用推广新技术、新经验、改革工艺流程等,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支出。深挖节电潜能,提高设备效能,降低电力成本,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电费制定相应的控制明细,做到电力使用“避峰填谷”,降低消耗。严控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坚持“从严、从紧”原则,下达非生产费用控制指标,在上年基础上下降10%,可减少支出300万元。
——在用好政策上“借力”。该公司成立专门机构,对于政府发布的各项利好政策,及时掌握,认真分析,积极研究,最大限度利用好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不断关注国家对关闭煤矿相关政策,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精神实质,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做好关闭矿井奖补政策各项准备工作,努力争取国家奖补政策支持。积极争取煤矿安全改造及新能源项目政府补贴资金,为企业发展添后劲。

——在减人提效上“用力”。目前,冗员过多、包袱沉重是制约铜川矿业公司发展的难题。通过采取各项措施,减少用工总量,今年已清退临时工489人,节约了大量工资成本。在全公司范围内继续实施“40、50”和“45、55”政策,预计全年可减少企业富余人员715人。做好应退人员各项工作,减少薪酬支出。及时成立公司富余人员管理中心,对富余人员统一管理,东区关闭矿井已向北区矿井、市区单位分流795人,向陕北输送654人,向崔家沟分公司分流460余人,今年还可向崔家沟分流400人。目前富余人员分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充分发挥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蓄水池”作用,鼓励员工自主创业。
——在强化煤质上“给力”。在强化煤质管理上实行动态管理,在源头上杜绝劣质煤升井,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实现提质增效。加快北区现有工作面推采,快速调整新工作面布局,置换优质煤炭,提高煤炭质量。完善了煤质考核奖惩制,科学调整生产设计,将工作面煤质管理纳入工作面设计,优化采煤工艺,不断改进放顶煤工艺。积极开拓市场,以开发省内电煤用户为重点,利用运距短,运输成本低的特点,积极与铜川华能电厂、美鑫电厂开展供煤战略合作,争取省内电煤市场销售份额。

——在盘活资产上“出力”。随着鸭口、徐家沟、王石凹三对矿井的关闭回收,大量资产闲置,为了盘活闲置存量资产,对不能在内部调剂使用的闲置资产,积极寻求对外租赁、处置、出售及外部合作,努力创造效益。2016年对外出租闲置资产可增加收入300万元。同时,对减头、减面、减系统闲置的主要生产设备,在集团公司内部进行调剂、租赁或回收,提高其使用价值。加大关停矿井回收物资的调拨复用,减少新材料的采购。建立物资库存调剂网络平台,加强矿井与矿井,矿井与总库之间的库存信息交流,将各矿井和总库物资明细公布,方便各单位查看和使用,能相互调剂使用的采取调拨调剂使用,提高现有库存物资的利用率。
——在二次创业上“聚力”。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从不懈怠,努力开拓铜川周边煤矿托管业务,分流职工,增加收入来源,做好崔家沟煤矿安全生产承包运营工作,积极做好集团内煤炭整体托管业务,及时跟踪曹家滩煤矿工程进度,协调承包运营的前期各项工作,可安置分流人员1600人。加大与彬长矿业公司协调、分流富余职工,可安置分流690人,三年可实现利润600万元。继续延伸与延长矿业魏墙煤矿、新元洁能输煤、神渭管道储运等单位进行劳务承包合作,每年可创收8000万元以上。充分发挥铁路运营管理和技术优势,全面做好榆横铁路的承包运营,促进增收。顺应能源发展新形势,开展绿色能源新项目,加快光伏发电、煤层气开发利用等新项目的实施进度,推进企业转型发展步伐。利用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关闭矿井的富余人员组成了一支约1000人的专业化服务团队,设置专业化的掘进、采煤、搬家安装、机电运输维护队伍,承接各项相关业务,为企业治亏创效出力,努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