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铜川市市长杨长亚深入公司玉华矿调研煤炭产业改革发展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讨论铜川市煤炭产业改革发展有关问题。铜川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王蓬,公司党委书记郭宝辉,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安监局长刘水利陪同调研。
在调研座谈会上,王蓬就铜川矿业公司2015年生产经营情况和2016年工作思路进行了汇报。王蓬指出,60年来,随着煤炭行业整体的变化和发展,铜川矿业公司在担负社会责任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由于开采时间的增长,资源逐步萎缩、历史遗留问题多,加之受当前煤炭市场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滑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铜川矿业公司按照陕煤化集团安排,去年关闭了3对矿井,今年还将继续实施矿井关闭工作,去产能后要面对二次创业、人员安置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困难,2015年铜川矿业公司从安全生产、深化改革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保持了产销千万吨目标,实现了总体平稳发展。2016年,铜川矿业公司将按照“发展北区、收缩东区、盘活存量资产、做强非煤产业,重点向陕北转移”的战略思路,努力完成十大目标任务,保持矿区安全稳定。他分析指出了当前制约公司发展的困难因素,一是“治亏创效”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面临很大的压力。二是价格下滑,回款力度较差,现金流非常紧张。三是矿井关闭后,社区承担了大量的“三供一业”社会职能,包袱非常重。四是今年实施矿井关闭工作后,人员安置将面临更大困难。他希望,铜川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一如既往给予铜川矿业大力支持,稳定区域内煤炭市场,帮助企业安置输出富余人员,推进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再作新贡献。

会上,玉华矿、照金矿、白石岩矿、乔子梁矿、西川矿、秀房沟矿、华能铜川照金电厂等单位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及下一步设想。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煤炭局等部门负责人结合铜川煤炭资源分布、开采情况和铜川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就应对当前经济下行,支持煤企发展提出具体举措。一是要争取有关政策帮助企业克服困难。二是要确保政策贯彻落实到位。三是要深入矿井调研,协调解决问题。四是要制定相关措施,支持企业转型发展,深化煤炭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和就地转化率,破解发展难题。
杨长亚在讲话中向为铜川经济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铜川矿业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表示慰问和感谢。他指出,此行目的一是带领地方煤矿学习矿业公司先进的管理模式。二是带领政府部门深入企业调研,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他说,通过调研,感受到了铜川矿区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场不景气的条件下,团结一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以及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思考和责任担当。他强调,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产业发展正经历着改革转型的阵痛,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要以新理念把握引领新常态,以新思路应对破解新挑战,以新状态开创煤炭产业发展新局面。一是要以“五大”新理念为引领,调整思路,拓展理念。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各级党组织、管理层和广大职工要认真组织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五大”新理念,把思想统一到中、省、市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全市煤炭企业要学习铜川矿业公司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肩负起发展重任。二是要以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眼长远,创新提高。市委市政府、部门行业管理机构要了解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内容、要求和概念,结合企业发展现状,思考如何推进改革。企业要结合供给侧改革,依托现有资源,积极研发新产品,不断拓展生产经营领域,选准找对今后的发展道路。三是要以调整转型和扭亏脱困为主线,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品牌,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煤质,要坚持按照国家关于煤炭企业脱困发展的要求,调整发展思路、产品结构、生产要素配置,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在坚持不丢主业的前提下,多业发展,向一、三产业迈进,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企业解决发展面临的问题。四是以安全生产、生命至上为最高目标,强化管理,稳步发展。煤炭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强化制度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环境。他希望,铜川矿业公司党政克服困难,为铜川的经济增长、项目投资、产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与市委市政府共同做好结构优化、环境优化,共同努力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同时要求企业间要多沟通多学习,互相帮助,实现煤炭就地转移消化,实现共同发展。他还对各家企业提出的问题,现场安排政府相关部门及时予以协助解决。

调研期间,杨长亚详细听取了王蓬就玉华矿改扩建以来的建设发展情况的介绍,并深入玉华矿调度室通过视频监控查看了解了井下安全生产情况,深入煤场询问了解了煤质和销售库存等情况,到候罐大厅询问了职工安全升入井管理和井下劳动组织情况,与在井口“温馨驿站”服务的家属安全协管员进行了亲切交谈,叮嘱协管员要为矿工做好服务,协管好安全工作。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