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每当这首传遍神州大地、唱响大江南北的经典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在耳畔响起,总能让人在激情燃烧、心潮澎湃的旋律声中,将人民群众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传遍心间、涌动全身。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要的年份,《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经典歌曲,再次成为全国各地向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致敬的必唱曲目。在今年6月发布的由中宣部组织专家遴选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0首优秀歌曲中,排在第21位的正是《唱支山歌给党听》(歌曲署名蕉萍词、践耳曲)这首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

为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深情表达铜煤矿工对中国共产党、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和真情礼赞,铜川矿业公司组织开展了以“传唱经典红歌、礼赞伟大祖国”为主题的歌咏比赛,并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曲指定为必唱曲目,通过传唱红歌、致敬经典,以此铭记初心、担当使命、鼓舞人心、奋进前行。
铜川矿业公司(原铜川矿务局)之所以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广为传颂、永唱不衰的经典歌曲,指定为公司“传唱经典红歌、礼赞伟大祖国”主题歌咏比赛的必唱歌曲,既是因其以激情真情的声音、深情动情的旋律,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礼赞,对新中国的讴歌和致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是因为这首歌就诞生于铜川矿区,正是因为这首署名为“蕉萍”的歌曲词作者就是铜川矿务局的职工姚筱舟,正是因为作为经典歌曲的《唱支山歌给党》和作为文化名人的姚筱舟,更是铜川矿区和煤城铜川具有标志性的一张名副其实的靓丽“文化名片”。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首歌曲的词作者署名为“蕉萍”,但“蕉萍”究竟是谁,在什么单位从事什么工作,这首歌的诞生和传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传奇历程却鲜为人知。其实这首歌的词作者署名“蕉萍”,是选取了当时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矿名的谐音,而其作者就是当时在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担任技术员的姚筱舟所用的笔名(铜川矿务局于1955年11月组建,焦坪煤矿于1958年10月并入铜川矿务局)。
追忆姚筱舟创作经典歌曲《唱支山歌给党》与铜煤的渊源,以及这首歌曲从诞生、发表到传遍神州大地、进入千家万户的故事,可谓十分富有传奇色彩。故事还要从姚筱舟不同寻常的人生历程中来述说。1933年3月,姚筱舟出生于江西铅山县石塘镇。1949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毕业后分配到二野十七军五十一师政治部。1951年冬,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战后归国转业到陕西省商洛石棉矿,后调到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当了一名采矿技术员。因经常与矿工劳动生活在一起,常听工友们说“党是妈,矿是家,听妈的话,建设好家……”等顺口溜,热爱矿山、亲近矿工、擅长写作的他因灵感触发而创作了诗歌《唱支山歌给党》,并以“蕉萍”为笔名,将诗歌投给了《陕西文艺》等刊物,诗歌于1958年6月26日被陕西省民歌整理小组编印的小报《总路线诗传单》第8期刊发。歌词刊发后,于1962年被春风文艺出版社收入《新民歌三百首》一书。雷锋看到后将其抄在日记里。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雷锋日记》随之很快传遍中华大地。时任上海音乐学院教师的朱践耳从《雷锋日记》中看到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诗歌,便满怀激情地将其谱成曲子,交由在音乐学院学习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演出获得圆满成功,产生巨大反响。《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介绍这首新歌的词作者时,署名“雷锋同志抄蕉萍原词”。由于歌词作者姓名具体不详,为弄清“蕉萍”到底是谁,1963年底朱践耳经多方寻找,打听到词作者“蕉萍”可能就在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便给焦坪矿上寄来一封寻人信函来寻找“蕉萍”同志。最终证明确定“蕉萍”就是铜川矿务局职工姚筱舟。不久后,中国音协出版的刊物《歌曲》在转载《雷锋的歌》时,正式将歌名改成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词作者署名也第一次更正为“蕉萍”。至此,这首歌曲迅速传遍神州大地,而铜川矿务局也因此被称为经典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诞生地,成为了铜川矿区和煤城铜川的一张“文化名片”广为流传、深受赞誉。

值得铭记和令人感动的是,1997年5月7日,上海东方电视台致电邀请姚筱舟参加第17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在开幕式上,当时已64岁的“蕉萍”终于见到了75岁的朱践耳教授和60岁的歌唱家才旦卓玛。在跨越34年的漫长时空后,《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三位传承者终于在上海相会,激动的泪水盈满三人的眼眶,并留下了至今让人难以忘却的一段佳话。为还原再现这段传奇历程,激励铜煤矿工永远跟党走,2016年在建党95周年前夕,铜川矿业公司与铜川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了题为《唱支山歌给党》的纪录片,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和点赞。2018年,在“陕煤之声”职工歌咏比赛中,姚筱舟还登台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经典歌曲。在今年5月23日,铜川矿业举办的“迈进新时代,奋斗向未来”铜煤优秀历史文化作品征集颁奖活动中,《唱支山歌给党听》获得了歌曲类一等奖。

《唱支山歌给党听》的经典旋律还在神州大地和铜川矿区经久不息地回荡,令人遗憾和痛心的是,86岁的姚筱舟老人却于近日不幸辞世,离开了他深爱的铜川矿区和矿工兄弟。姚老虽去,但他为铜川矿区、为煤城铜川、为矿工兄弟、为人民群众留下的经典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将永远照耀铜川矿区,永远照耀矿工心田,永远照耀铜煤矿工奋进前行的创业新征程。
惊闻姚老辞世的消息,各方面纷纷表示惋惜和遗憾,铜川矿区与姚老一起战斗和生活过的铜煤人更是十分的痛心和伤感。铜川矿业公司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姚老是铜川矿区的老一代建设者,是铜煤文化战线的老兵,他为铜川矿区、铜煤矿工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铭记姚老,要学习姚老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切实干好铜煤的事业,以铜煤发展的新业绩告慰姚老,要永远传唱好姚老创作的经典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扎根矿山、扎根实践、创作更多反映火热矿山生活的精品文艺佳作,讴歌矿工精神和矿区的发展变迁,要从《唱支山歌给党听》中汲取奋斗的力量和勇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奋进向未来,努力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铜煤贡献智慧和力量。

红心向党、情系矿工、深爱矿山的姚筱舟,于1984年11月从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调到《铜川矿工报》担任文艺副刊编辑。1985年被推选为铜川市政协常委,1986年当选为铜川市文联副主席兼《铜川文艺》杂志副主编,还先后被陕西省作协、陕西省音协、中国煤矿影视剧研究会等吸收为会员,1992年冬离休,2019年9月1日因肺网状、脑梗等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在铜川逝世。他创作的经典红歌《唱支山歌给党听》1965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优秀群众歌曲”,2019年6月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0首优秀歌曲。他创作的《星星啊星星》荣获山西“煤乡之春”优秀歌曲奖,并被电视艺术片《乌金花》选为插曲之一,创作的《一杯茶一杯酒》在上海市“乌金杯”通俗歌曲大赛上获三等奖,并被原煤炭部摄制的安全电视艺术片《祝你幸福》选用。2018年,姚筱舟被评为铜川市建市六十周年“百名杰出贡献人物”之一。在铜川矿务局工作的数十年间,姚筱舟先后为铜川矿务局参加各种汇演写了40多首歌词,并创作了《矿灯与炉火》、《矿工,你好》等诗歌、散文和小说作品,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声震铜川、名扬三秦、享誉全国的“矿工作家”,而被人们深深铭记和高度赞誉。
红歌不老,经典永存,谨以此文表达铜煤矿工对姚筱舟同志的深情缅怀和崇高敬意!
姚老,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