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煤炭报 2016年9月23日 第五版
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很多煤矿都面临着新的选择,一些煤矿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于是,很多矿工选择到异地的煤矿工作。您所在的煤矿,是否有选择到异地煤矿工作的员工?请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
陕煤化铜川矿务局崔家沟煤矿——
一下子迎来930个新职工
崔家沟煤矿是陕煤化铜川矿业公司“走出去”的第一个大项目,接收了930名分流职工,只用了8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正常运转。
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平稳入驻、快速接手和出煤,该矿负责人宁文卫表示,这得益于政策给力。“对分流职工高看一眼、高配一级、高薪一档、厚爱一分。”宁文卫说,正是有了暖心政策才凝聚了分流职工的心。
在资金紧张的形势下,该矿先后投入资金建设了一号院、二号院,解决了职工的住宿问题。当时正是寒冬季节,遵循“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建”的方针,施工单位迅速进驻,开工建设板房。板房搭建完成并安装了空调,具备了入住条件。
后来,井口食堂、一号院食堂装修,改造了三号院,新建了职工餐厅,完善了职工洗浴中心、洗衣房和矿灯超市,把老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逐步渗透,在短时间内,各项工作基本就绪。该矿还将闲置的供应超市进行改造,修建成了区队办公室、班前学习室,先期投入使用。
2015年12月23日,首批123名各岗位工种人员入驻,并在第二天实现了井下各岗点作业人员顺利交接。按照“简易生产、综采先行”的方针,一线人员精心排查隐患,完善设备检修,补齐基础资料,尽最大能力组织原煤生产。交接仅13天,就实现了顺利出煤。
今年3月下旬,综采队人员补充到140人后,采取四六交叉作业方式,从原来的每天出煤3000吨到4月每天出煤4000吨。目前,煤炭产量还在稳步增加。
综掘一队技术员罗顺强介绍,刚来时条件艰苦,但现在好多了,各方面待遇还可以,在当前形势下,能找到新饭碗就很好。综采队队长许善法表示,崔家沟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灾害频发,面对这样的环境只能先学习再实践。后来,该队采取鼓励出勤、奖励工分、自保互保的办法,促进工友们比学赶帮超,稳定了队伍,提升了凝聚力。
近日,崔家沟煤矿新办公楼建成,大红色的矿名矗立在楼顶,远远望去十分醒目,这也让矿区职工看到了希望。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