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煤化集团网站 2016年6月30日 基层要闻
为提升煤矿安全保障水平,6月25日至26日,铜川矿业公司在机关五楼会议室举办了两期新《煤矿安全规程》培训班。近日,各基层矿井开展实战演练,组织人员宣贯新规程,在实践中提素质练能力,牢固树立立体防线,为安全生产月加油助威,促进安全生产向纵深发展。

陈家山矿举行瓦斯燃烧事故应急演练
6月23日上午,,陈家山矿开展了2016年矿井瓦斯燃烧事故应急演练。本次瓦斯燃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的范围是427回顺、东翼回风大巷、安子沟2#风井所有系统工作人员,并根据对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职工井下安全撤离以及自救互救的避灾能力、矿井救灾指挥程序、通信保障、矿井物资调配、运输、物资供应协作能力等环节进行了演练。
据悉,围绕整个演练工作,多次组织参与单位和部门进行讨论论证,制定演练方案,并利用干部大会、班前会等形式对职工大力宣传整个演练活动的流程,组织参与人员进行培训,动员参与人员严格按操作流程开展好演练活动,坚决杜绝走形式,走过场,切实把演练活动作为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的一个有效载体,有效锻炼了该矿职工队伍的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从上午9时55分到11时15分,整个演练过程仅用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演练行动迅速,井上下步调一致、密切协作。演练结束后,公司与会各部门对整个演练预案及程序运行情况进行了点评和指导,达到了演练预期目的。
金华山矿宣贯新《煤矿安全规程》助力安全月
金华山矿多种形式宣贯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制定学习宣传贯彻方案,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严格考核,狠抓落实,促进矿井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该矿制定学习宣贯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把学习宣贯新版《煤矿安全规程》作为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安全重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创新宣传贯彻方式,增强宣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班前会、安全学习日等形式,加大对职工培训教育力度,做到全覆盖、无盲区,推动《规程》进区队、进班组、到个人。严格按照《规程》对标管理,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认真开展“学规程、抓整改、促落实、保安全”活动,促使各级管理人员学规程、用规程、守规程。

玉华矿强观念在实战中锻造能力
在安全生产月里,玉华矿紧紧围绕“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这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不断丰富企业安全文化,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针对2015年以来矿井安全工作持续向好、员工思想易麻痹,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员工思想波动大的实际情况,在矿安全办公会上,该矿领导就明确提出要按照国家、行业的新标准,颠覆性转变旧有观念,以使企业安全管理理念适应新形势新常态提出的新要求。以开展“学规程、抓整改、促落实、保安全”活动为契机,采取安全培训、每日一题、每月一考、知识竞赛等形式,组织职工全面学习新《煤矿安全规程》内容,并认真对照新《规程》的新规定、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值班矿领导,我是调度室李嘉,井下2408工作面发现后部机头下出水量明显增大,前20架顶板突然出现大量淋水,有可能发生突水事故,现已组织工作面人员进行撤离,……”为切实增强职工避灾自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矿井应对灾害的处置应对能力,6月9日上午10时许,该矿组织开展了2016年水灾事故应急演练。
安全生产月里,该矿在深入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安全培训的同时,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优势,适时组织开展了青工岗位技能大赛、“党员身边零隐患、零违章”、“当好安全哨兵,严守安全阵地”、“发挥群监职责、安全隐患汇报竞赛”等活动,以使广大职工在工作实践中积淀丰富安全知识、锻造过硬安全技能。
下石节矿防治结合构筑安全立体防线
下石节矿立足高瓦斯矿井管理防治并举这一关键点,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长效机制,结合矿井实际,按照“条理清晰、内容明了、便于记忆、易于执行”的要求,不断完善各项安全应急预案措施内容和应急物资储备,实行全员应急培训,开展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演练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应急处置能力,拟在提高企业应急管理水平。
业务科室联合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大检查活动,对十一个专业进行安全达标检查,重点对矿井开拓及采掘布置、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瓦斯治理、水害防治等情况进行全面认真排查,对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把脉会诊”,消除事故隐患。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模范带头,深入开展“迎七·一党员身边‘零隐患’、‘零违章’”活动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积极践行煤矿“两法一规”要求,以落实安全责任为重点,带头遵章守纪,带头按章操作,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职工自觉遵章守纪,落实“三三整理”安全工作法,杜绝“三违”现象,真正做到党员、团员身边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为矿井长治久安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立体防护网络。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