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中外的陈家山煤矿11·28矿难已经过去十年多时间了,曾经的伤痛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淡去。但对那些遇难矿工遗属的人生的影响却是深刻而持久的,往事不堪回首,生活仍需依旧。她们还好吗?《陕西工人报》记者再次来到陈家山矿区进行采访,听到了——
一个女工的思绪
陕西工人报记者 刘公望
乔山绵延苍翠、沮水河缓缓流淌,走在夕阳弥散的矿区,50岁的张秀梅脚步无比轻快,刚领回了上个月的工资1896元,想着月底就要退休了,她环顾着群山与群山间的矿区,快十一年过去了,人间一幕幕悲喜剧谢幕或者开播,她思绪万端。
理性回归
从2006年2月成立铜川陈家山劳保服饰有限公司,到一批批裁剪、缝纫、熨烫、电脑刺绣、粘合等设备运回,再到2006年12月五条主干生产线全部投运,张秀梅都历历在目,这家关乎她后半生生活的企业,凝结着她特殊的情感。
由11·28和4·6两起矿难遗属及子女组成的120人职工队伍,多来自偏远山区,平均年龄已过30岁,30-35岁的员工人数为70%,有高中技校文凭的不到20人,其中还有十几个人写不正确自已的名字,更谈不上专业操作技能了。
为了提高大家技能水平,张秀梅忘不了自己和40多名姐妹到西安专业生产厂家培训的日子,她忘不了请来的多名技师手把手耐心教大家从各个工序做起,她更忘不了半年后生产出合格产品时大家的喜悦。
在服饰公司,张秀梅干过所有的工序,她把对已逝丈夫的思念和对新生活的梦想,裁剪、缝纫、熨烫、刺绣、粘合。因为太在乎这个企业,在很多年里,她对那些动不动就寻找借口、发泄不满、串通一起、起哄闹事的人心怀怨恨,她不理那些不想干活、只想拿钱的人,对那些不会干也不想干还搅和别人的人嗤之以鼻,在一部分人上访闹事的同时,张秀梅和更多的姐妹忙碌还在生产线上。
日子不紧不慢以其不变的节奏过去,曾经的伤痛、裂痕、怨恨随着流逝的时光在慢慢缝合。张秀梅也慢慢学会了和周围同事讲理、开导、关爱、互助。
饱含感恩
离开丈夫时,张秀梅不到四十岁,女儿18,儿子16,她不知道明天的日子该咋过?失眠过、落泪过,生活的重担和精神的折磨令她压抑、苦闷、彷徨。是劳保服饰公司拨开了雾霾,让她感受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并最终走出伤痛得到了幸福。
因为有了服饰公司,使张秀梅不仅有了一份工作,而且大家都是公司股东,利润好还可以分红,享受着完善的养老统筹和失业保险。从建厂初期的400余元工资,到目前的2000余元,工资年年增加,虽然今年效益不好有所下降,但比起没有着落的景况,她满含感恩。
从一位普通的操作工,到现在的车间主任、副厂长,女儿现已为人母,儿子享受政策顺利进了西安煤矿机械厂工作,新家就在铜川新区,想着很快就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张秀梅充满感恩。
这么多年里,历任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时不时到车间慰问大家,“陈家山”牌劳保工装,手套、口罩等系列劳保用品及床单被罩等缝纫制品,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确定的劳保工装定点生产企业;集团专门出政策对员工中的技校、中专学历毕业的子女安排工作;铜川矿业公司的党委书记、总经理只要到矿上,都要到服饰公司和大家谈心,解决困难;陈家山煤矿领导更是视大家为亲人,生活上关心,精神上安慰,工作上支持,尽可能为大家创造稳定和谐生活,每年过节,不管矿务局、矿上多困难,1000元慰问金从未间断。所有这一切,张秀梅感激不尽。
她忘不了,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铜川矿业公司及系统内外单位支持下,服饰公司投产9年来,已先后生产各类劳保工装四十余万套,床上用品三万余套。产值高峰时每年1500万,去年1300万。就在上个月,陕西能源集团麟北矿业把几百套工装的活就给了服饰公司。对于陕北矿业、神南矿业、彬长矿业、澄合矿业、建设集团、物资集团等一长串长期使用服饰公司产品的企业,张秀梅常怀感恩。
她忘不了,建厂初期,时任陈家山煤矿矿长王蓬、矿党委书记畅永光,为服饰公司奔波、求援的身影。十年后,矿长王蓬已是现在铜川矿业公司的执行董事、总经理,但对服饰公司的关注未变,又一次次来厂看望员工时,他发现员工干活汗流满面,就立即指示,由矿上牵头,给生产车间装上五台大功率的空调,改善工作环境。十年来,矿书记畅永光还是书记,并兼任服饰公司不拿工资的董事长,他联系市上有关单位,给服饰公司员工统一办理了养老统筹、失业保险等,就是陈家山煤矿职工几个月拖欠工资,服饰公司借钱也没有拖欠过一天。回想这一切,张秀梅亦是感恩。
张秀梅知道,现在的服饰公司员工,和她一样对社会各界充满感恩之情的,已是普遍。在服饰公司投产五周年的时候,很多员工都自觉的写下了心得体会,虽然文字缺乏章法,但却饱含深情。
“衣衣”不舍
这里有和她相似遭遇的201个姐妹,十年的朝夕相处,张秀梅有太多的不舍和依恋。
春艳的儿子高三就要考试了,虽然重新组建的家庭也快五年了,丈夫就是矿山的职工,也算本分,但彼此儿女一天天长大,两个不同父母的孩子能磨合到一起吗?春艳和丈夫咋样和对方孩子和谐相处?她在的时候,作为老大姐可以经常给他们调节开导,她离开了,以后咋办?她不放心。但春艳经历过生离死别,都45岁的人了,她应该懂得打理生活;而且春艳性格开朗,依然保持着农村妇女的质朴和淳厚,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想到这,张秀梅感到一丝宽慰。
这么多年来,那些没有孩子、有一个儿子或两个女儿的遗属陆续组建了新家庭,一步步都走出了阴霾,张秀梅板着指头算,大概有三十多个。更多姐妹或者因为年纪大、孩子多,依然没有找到丈夫,“日子不好过呀”,她忧虑地叹了口气。
白红艳干净、泼辣,干活也风风火火,为人心肠好,就因为孩子到现在还单着。前一阵子刚重新装修了房子,虽然家具都是旧的,可她收拾的很整洁,还添置了一台液晶电视,孩子在铜川上学,一天天就大了,也有姊妹兄弟帮衬着,苦日子就快到头了。
张秀梅头疼的是朱锦娥,她言语少,不爱和谁交流,有泪往肚子咽,有苦自己抗,自尊心又强,两个孩子都上学,负担重,平时吃饭都是凑合,捡了半屋子破烂没人收呀,虽然有政策孩子毕业优先在系统内安排工作,可这些年咋熬呀?“唉,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张秀梅叹息道。
就要退休了,张秀梅看着几天后就要竣工3层综合办公设施楼,这是铜川矿业公司、陈家山煤矿在经营形势异常严峻的背景下,为了满足服饰公司发展需要投资新建的。想到这,张秀梅满怀感激。
一个月后,退休后的张秀梅又一次回到服饰公司,综合办公设施楼已经投入使用,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一帮人收看抗战阅兵,畅谈国事、家事、公司事。服饰公司厂长谈他下一步的设想,如何占有市场、怎样回收货款、咋解决资金问题、想办法提高大家待遇等等。在场的女工们这个说“我绝对好好干,做好自己工作。”那个说“我有个亲戚搞采购,我给说说看能不能用咱们的产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出言献策,信心十足。
看着大家伙脸上洋溢的欢喜,听着大家伙慷慨激昂的言语,张秀梅深深她感觉到,大家信心满满,只要有信心,有社会各界、集团公司、矿业公司和矿上的支持,陈家山劳保服饰有限公司未来的路一定很宽!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