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工人报 2013年5月21日 煤业二版
近日,一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摆在了铜川矿业公司铁运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的案头。
“尊敬的党组织,我今年50多岁了,是‘心理诊所’的谈心活动让我明白了事理!当初我没有听父亲的话做个老实人,现在学好也不晚!我虽然不是党员,但现在我就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希望党组织考察我!”这是一名当了近30年“刺头儿”的老职工、陈家山车站扳道员老李写的入党申请书。
是什么让老李这个年逾半百、在北区段“赫赫有名”的难缠职工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笔者走进了铁运公司一探究竟。
感人心者莫乎情也
“职工思想上的疙瘩一定要解开,心里的疑虑一定要解释,合理的诉求一定要解决,用职工的心里话去对照查找干部在企业管理、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这是铜川铁运分公司从今年1月初开始,在全段集中开展“心理诊所”活动中明确要求的。
面对面交心听真言。该公司以站为实施主体,具体规定了每名干部的谈心范围和人数,做到既覆盖在岗干部职工,又不出现交叉和重复谈心。通过面对面、一对一谈心,在煤炭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摸清干部职工的思想疑虑、家庭状况和企盼诉求,征求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在面对面交心过程中发现的思想有疑虑、个人意见诉求比较突出的职工,建立车站、班组两级走访网络,确定包保干部,落实包保责任,深入家庭走访,面对面送温暖,用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解决现实问题。
心交心真心换真情
如果说,要覆盖全公司职工是“心理诊所”谈心活动的一个特点,那么,面对面交心在一线、政策宣讲在一线、调查研究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用“五个一线”零距离听真言、面对面送温暖、实打实解决问题,则是这次活动的重中之重。
大年三十,公司从领导到段长、党支部书记、技术员分头奔赴基层一线。在现场办公的站台上、添乘检查的列车上、寒风习习的桥涵上、异地职工的宿舍里,他们与职工面对面交谈,倾听职工的困难疾苦,解答职工的思想疑惑,征求职工的意见、建议,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领导带头、基层落实,公司整个动起来了,各车站忙起来了。各级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基层职工交朋友,用真心换真言,主动化解职工的负面情绪,主动采纳职工的意见、建议,主动关心职工的困难。干部的真诚让职工打消了疑虑,敞开了心扉。职工有意见敢提了,有问题想说了,有困难愿说了。
说起与职工的谈心“秘诀”,该公司的干部们滔滔不绝。那一本本密密麻麻记满职工意见、建议和谈心体会的记录本,那一段段推心置腹、心灵相通的真情交谈,散发着温暖和馨香的气息。
真情解真难希望在路上
“干部考核情况我们不清楚。”“与安全无关的内容也纳入考核。”……一件件实质性问题在汇集。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广大职工在观望。
“谈心活动要让职工得到实惠,尝到甜头,要让有考核任务的干部着实感到压力。”公司对各车务段里实行“两违”考核双签字制度和考核问题复议制度,而这次谈心活动让他们不得不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得不与职工面对面交流。
边谈心边整改、边转变作风、边指导工作、边吸纳好的建议。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从源头上制造矛盾,根据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合理地优化生产布局……“心理诊所”的职能优势在谈心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职工们说,干部离我们更近了。
一桩桩一件件职工关注、符合民意的实事好事温暖着职工的心田,激发了职工保安全、保质量、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热情。采访时,不少职工直抒胸臆:“写写我们的‘心理诊所’吧,他为我们办的实事好事我们都记在心里了。我们没什么意见,只有用努力工作来报答。”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