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煤炭报 2013年4月15日 第六版
这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在矿上干了28年的丈夫,如今仍是一名普通的井下工人;这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家庭,妻子和儿子专职做义工照顾麻风病患者。陕煤化铜川矿业公司王石凹煤矿职工张永一家。
张永一家关爱麻风病人的故事,在王石凹矿区知道的人并不多。但他们一家的朴实和真诚给代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突遭变故
张永一家五口,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妻子许艳霞在矿区开了个面馆,面馆虽不大,但是生意不错,加上张永每月的工资,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10年初,儿子张吉祥被骗到外地搞传销,许艳霞费尽周折将他带回家。回家后,张吉祥思想压力特别大,整天靠上网打发时间。
为能让儿子尽快从失意中走出来,2010年6月,爱子心切的张永托以为朋友带张吉祥到陕西汉中麻风病康复村当义工。尽管以前听人介绍过麻风病人的相关情况,可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被疾病摧残的面容和身体,闻到麻风病人住处散发着的令人窒息的气味时,张吉祥还是有种想逃的冲动。呆了3天后,张吉祥离开了麻风病康复村。他关掉了手机,断了与家人的联系。
2010年8月,许艳霞为找儿子来到陕西汉中麻风病康复村。当亲眼看到村里凄惨的景象时,她决定一边打听儿子消息,一边照顾这些麻风病人。两个月过去了,仍没有儿子的消息,恰巧这时又从韩国来了两名义工,受语言沟通障碍影响,许艳霞返回家中。
2012年底,张吉祥终于回到了家。许艳霞耐心的做他的思想工作,终于说服儿子与她一同做义工,照顾麻风病人。
无私关爱
许艳霞全身心投入到照顾麻风病人的工作后,每天帮他们打扫院子里的卫生、包扎溃烂的伤口、清洗换下来的衣服;为能照料好一位无依无靠的老人,她索性将老人认作干妈,像亲生女儿一样同老人聊天、给老人讲故事。
为能照顾好一位因麻风病而瘫痪一年多、失去四肢的大爷,张吉祥特意和老人住在一间屋子,每天像亲人一样帮老人端屎倒尿,给老人按摩,陪老人聊天,每次给老人喂饭,都要先细心地放到自己嘴边吹吹,生怕会烫到老人。
由于做事细心又有耐性,张吉祥深受得到过帮助的麻风病人们的喜爱,并深得所在团队发起人的赏识,先后被委派到江苏泰兴、山东滕州等地担任义工团队负责人,照顾更多的麻风病人。
妻儿做义工后,家里以分期付款方式购置的新房装修、每月雷打不动的1900元按揭以及日常生活的所有开销,全部落在了张永一个人身上。特别是2012年以来,由于受煤市寒冬影响,每月开到手的工资他总感不够用。为省钱,从不抽烟喝酒的张永始终坚持自己生火做饭,除非那天实在累得不行才在职工食堂凑和一顿,可即便如此,钱还是检查不够花。
经济上的拮据张永倒能想办法克服应对,但面对诸如“媳妇还没回来?女人家胡跑啥呢?”、“把家丢了,跑那么远行善图啥?”、“肯定有报酬吧?”的询问和质疑时,除了强调妻儿对工作的“热爱”和工作的“意义”外,他还真不知该再作如何解释与辩驳。
远嫁到西安的大女儿和在外打工的小女儿总想帮父亲一把,可张永总以妻儿在外比自己更需要资助为由拒绝,而好强的儿子担心接受姐妹俩的资助后会有压力,进而不能更好地将这项工作持续做下去,自始至终不要家里一分钱,还时常以“这事是咱自己心甘情愿做的,最好不要依赖别人”为由,竭力劝诫母亲不要接受家人的资助。
张永先后三次利用休息时间到麻风病康复村看望妻儿,并帮助照顾麻风病人。每一次离别时,被他照顾过的麻风病人的眼里都会流出不舍之意,这让张永明白了妻儿多年来坚持的理由。
谈到以后,张永说,自己会一直支持妻儿的善举,自己也有退休后和他们一起做义工的打算。他说,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麻风病人。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