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媒体聚焦
中国煤炭报:王石凹:王西营--默默无闻排头兵
作者:白军战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8-06   点击次数:
分享:

中国煤炭报 2012年8月3日 第五版

27年前他是一名舞枪弄炮的军人,如今他是一名奋战煤海的矿工;从部队到地方,从绿军装到矿工服,变的是角色身份,不变的是军人本色,这就是王石凹矿运输区生产班长王西营人生的真实写照。

1982年,时年22岁的王西营参军入伍来到甘肃嘉峪关某野战部队,服役期间,凭借一米七八的魁梧身体和刻苦训练,仅半年时间就由一名普通士兵迅速成长为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由于表现突出,在3年的军营生活中,其个人曾连年受到部队嘉奖,所带班组也多次荣获表彰奖励。

1985年,王西营脱下心爱的军装,于1986年投身火热矿山,来到王石凹煤矿运输区成为一名矿工,面对人生的巨大转折,他没有迷惘;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他没有退缩,依然沿袭着军人作风,时刻以一个军人的姿态,认真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以脚踏实地,吃苦耐劳,作风过硬,深得区队领导信任,1996年,被任命为生产班班长。

王石凹矿属国家“一五”期间由前苏联援建的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矿井服务年限的不断增加,井下运输环节系统愈加复杂多变,特别是目前正在开采的650系统,运输线路东西距离长达6400余米,尤其是东大巷,不仅运输线路长达4400多米,沿途还有4处弯道,多处使用的还是单轨,最长处单轨高达1000多米(单轨处行车,时间稍微拿捏不准,极易出现机车不好错车而相互“顶牛”现象),如此复杂的运输环节系统,对担负着全矿井下所有原煤拉运、矸石排运、物料供给、人员接送等繁杂运输任务的运输区生产班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而要保证正常拉运任务圆满完成,除过轨道班、机电班对轨道、架线等设备“硬件”保养服务到位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生产班所有成员对拉运系统环节的熟悉掌握程度。王西营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此,他除严格要求自己对井下运输环节有关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外,还经常组织班组成员相互进行交流探讨,使班组成员个个对井下运输线路中那块有道岔?这个车场到下一个车场之间有多长距离?需跑多长时间可以到达?那块可停靠车辆?能停多少趟车等情况个个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凭借多年一直在运输区生产班工作的丰富实践经验,王西营所带班组不仅班班都能够顺利完成维护正常生产所需拉运任务,而且连应付起突发事件来也能做到胸有成足。井下运输线路每个车场形成、每处道岔安装,他除按规定认真组织班组成员学习相关技术措施外,还坚持每次在新线路发车前都要先到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并对首发车辆运行情况作详实记录,反复摸索最佳运行方案,掌握最确切的运行时间。近来年,无论面对日常拉运任务多重,生产接续工作多紧,即时突发事件多急,他始终能够带领班组成员从容应对,保证随时都能拉得出、打的响,安全及时地将生产所需物料、设备等运送到位。

有人说:军人的风采,不仅体现在军营里,还体现在退伍后的本职岗位中。面对一同参加工作的同事相继升迁,眼看不少后起之秀相继赶超,王西营从未有过消极抱怨,始终默默地坚守在平凡岗位上,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组织安排干啥就干啥,让干什么就尽力干好,26年煤海历程中,他曾先后多次荣获矿业公司、矿“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所带班组也曾多次被矿业公司、矿树评为“明星班组”、“十佳班组”殊荣,书写了一曲曲“退伍不褪色、勇当排头兵”的精彩传奇!

编辑:郝 龙


上一条:陕西工人报头版头条:铜川矿业公司挖潜力练内功应对新挑战
下一条:陕西工人报:陈家山煤矿新风井正式启动运行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