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隐患的寻觅者
鸭口公司推行“干部走动式”管理
“这个平台阻车器怎么不能自动复位了?它对平台车辆已起不到保护作用,必须立即停止运输,马上处理安全隐患!”
“报告领导!由于现在运输量较大,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我已暂时采用了手动复位,准备等到运输量减小时处理。”
“阻车器如果不能自动复位,极易造成跑车事故,现在必须立即停止运输,进行隐患处理……”
这是铜川矿业鸭口煤矿公司的通防科科长周新来,在一次前往2219掘进一队检查“一通三防”途中,认真贯彻“干部走动式”管理的规定,检查沿途有无安全隐患时,在2219平台发现平台阻车器不能自动复位,对平台车辆起不到有效保护作用,极易造成跑车现象,严重威胁人身及巷道设施的安全。在发现问题后,他立即找来平台绞车司机,对隐患部位进行了安全确认。
随后为了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落实处理,周科长又找来了盯面安检员,将隐患修复问题进一步落实到位。最终,隐患得到了及时处理,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事故。
鸭口公司安全质量科的赵广峰告诉记者,以前,跟班干部安全生产管理为点式管理,只针对自身所管理的生产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三违”检查及现场隐患的处理,这样就造成了跟班干部安全检查专业性强的问题,管理片面化,非生产区安全隐患问题得不到有效排查,对安全生产有很多不利的影响。如今,干部实行了走动式管理,跟班干部安全生产管理改为了线式管理,行走路线就是他们的管理范围,走到哪安全检查就到哪,使得煤矿安全检查形式得到了有效改善。现在的跟班干部需从班前点名开始跟班管理,对本班的安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包括班前安全确认,职工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等,班前确认后,干部还需从入井安全确认,入井交通工具安全确认,巷道、支护安全状况,直至工作面施工质量,设施完好情况及设备运转情况等方面进行安全确认和隐患排查,这样就使跟班干部形成了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安全生产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鸭口公司的干部走动式管理,正式实施于今年1月,矿上制订下发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走动式管理考核办法。对管理内容、考核标准均有严格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各级管理干部入井后和在入井前的地面标准均有严格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各级管理干部入井前在地面调度室或信息站登记,下井后在井下运输调度室二次登记,并持安全管理记事本进行走动后登记。记事本上必须认真填写走动区域内的安全状况。对存在的隐患现场解决,较严重的问题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并将落实处理负责到底。按照考核标准,采掘区队及井下辅助单位的干部每月下井次数均保持在14次至18次。机关生产科室和党群科室干部每月下井次数分别在12次和3次以上。下井跟班干部必须与工人同下同上。无跟班任务的干部下井时间也不少于4小时。
鸭口煤矿公司干部走动式管理的实施,使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呈现精细化、立体化、多元化,使安全管理点线结合,防控到位,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今年上半年,全矿实现了安全无轻伤以上事故,原煤生产健康运行,干部作风得到了根本转变。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