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班前会结束后,在前往候罐大厅准备入井的路上,玉华矿机电车间职工孙群力一边念叨着口诀,一边在腰间和胸前不停地比划,同行工友问他“孙叔,你这是干啥呢?”孙群力说到“昨天因为紧张,按补气压板充气耽误了时间,自检自救器盲戴超时了,我给自己补补课”。
自去年以来,在候罐大厅当中,一场场关于安全、速度的检查检验以随机抽查、区队自检等方式持续进行,多部室联合开展职工30秒“盲戴”自救器考核,进一步提升职工应急能力,守护生命安全。
入井前考核由安全监察部、通风管理部牵头组织,采取不定时、不通知、随机抽查的方式,在井口检验入井人员自救器盲戴技能。检查人员打开秒表计时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将贴近“实战”的安全素质提升培训现场气氛烘托的更加紧张紧凑,让职工时时牢记动作要领形成固化记忆。考核要求职工在双眼被遮挡的情况下,30秒内完成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佩戴流程,在考核现场随着“预备,开始……”的指令落下,防冲队职工乐云良用时25秒完成操作举手示意,他故作轻松“这可比在井下作业容易多啦”,赢得一片掌声又给身后的工友以压力。个别职工由于紧张出现步骤颠倒的情况,被要求跟孙群力一样参加“补考”,成绩合格后获取入井资格。
“矿井、区队一直进行30秒盲戴自救器培训和实操演练,但这种现场随机考核方式,跟培训演练氛围完全不一样”“我觉得这样的抽查很有必要,能抗住压力完成动作,才能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现场职工纷纷发表迎考感言。安全监察部监考员宣传介绍自救器是入井人员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时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种随身携带的呼吸保护器具,常态化开展考核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温故知新,30秒内完成自救器佩戴达到人人过关,本着对安全负责、对生命负责的态度,考核必须坚守“硬杠杠”。
该矿将自救器培训考核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安全管理工作抓实抓细,通过考核培训,让人人熟练掌握,形成肌肉记忆,确保在任何条件、环境能完成正确快速佩戴,通过开展随机抽查,增强职工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