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今年以来,陈家山煤矿精心部署、超前谋划、巧施良策,多点发力下好“先手棋”,真抓实干苦练“基本功”,精准施策打出“组合拳”,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学好新安法 打出安全思想宣教拳

安全管理始终在路上。该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底线,切实转化为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理念、制度和措施,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为提高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努力营造“人人学法、人人守法”的浓厚氛围,建设安全型矿井。该矿采取安办会上集中学、区队班前会上叮嘱学、安检员带头学、班组分片学、部室自主学、新媒体平台转发学等途径,不断加大新《安全生产法》学习宣贯工作力度,确保全员学得懂、用得好,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为矿井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前不久,矿上给咱们都发放了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手册,大家走哪都带着,遇到“问题”翻阅册子,方便且实用。”该矿综采队技术员朱兴说。
在该矿通风维修区班前会上,区长袁正斌正在为职工们详细讲解着新《安全生产法》。“哪里涉及自己专业?哪里进行了修改?哪里需要牢记在心?”每叮嘱一次,袁正斌都会随机提问一名职工,这样的互动学习模式,目的就是要让职工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安全生产法》学习当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服务矿井建设发展。
抓好执行力 打出冬季应急防患拳

进入冬季,该矿早动手、早安排、早部署,先手出击,结合冬季安全生产的特点,通过强化意识、排查隐患、管控安全,保障冬季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该矿成立了冬季“三防”指挥部,制定下发《陈家山煤矿关于2022年冬季“三防”工作安排》《冬季“三防”应急抢险预案》,并下设冬季“三防”办公室,负责办理日常业务,指定专干完成日常巡防巡查工作。该矿要求全矿各单位、各部门高度重视冬季“三防”工作,结合历年冬季“三防”工作重点及薄弱环节自查自检,认真检查各区域消防器材配备情况,对缺失、失效的消防器材及时更换、对有消防隐患的地方及时整改。同时,检查组对基层单位的机电设备、生产设备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加强对火源、电源及电器设备的管理,杜绝乱拉线、乱接线、超负荷用电等现象;要求职工食堂、职工宿舍、机房、库房等公共场所,签订防火责任书,落实责任人,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同时,通过LED大屏、微信群,QQ群等媒介对冬季“三防”知识进行宣传,利用班前会、周五学习会对冬季“三防”知识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职工对冬季“三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练好基本功 打出安全发展保障拳

该矿将安全培训作为矿井压实安全责任、守牢安全底线的重要抓手,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打造人才成长“加油站”,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线上紧跟网络化、数字化趋势等方式,充分依托网络教育平台,开展政治理论教育、技能提升培训等,有效增强培训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将“学习强国”等纳入网络学习教育阵地,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知识以及集团公司、矿业公司最新会议精神进行学习,督促党员干部用好网络载体,随时随地学,随心随意学,学出新感悟,学出新成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在线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程措施,聆听专家学者深入解读,全面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线下培训作为锻练技能、提升操作水平的重要载体,积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采取领导干部讲安全、专题培训等形式,用鲜活的事例启发思考,推动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质量,抓好班组长、新职工培训,大力开展能力培训、技能比武活动,全面提高职工安全素质。通过“结对子”“师带徒”等方式开展井下实操岗位上的专业技能、操作步骤,提升机电工、钳工、特种车辆检修工、班组长的操作技能。矿工会发挥五小创新、技术改革等成果,积极适应企业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趋势,强化新标准、新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培训,进行设计性、开发性的探索试验,提升智能化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水平,让优秀人才在学习中锻炼能力、在岗位上体现价值。
同时,该矿严格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以各单位为主体开展以自学方式为主,制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其他从业人员、救护队、事故、隐患责任人培训内容,分级、分类学习煤矿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一规程两细则一办法一规定”,促进职工掌握知识,实现培训学习全员覆盖,推动全员技能水平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