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全 调 度 通 报
铜局安调字[2010]第7号
2010年二季度矿井安全基础管理检查情况的通报
2010年6月10日至18日,局二季度安全质量检查团对全局8对生产矿井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的总体情况
从检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各矿井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保持了平稳发展,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扎实认真,效果明显,推动了局的二季度安全生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矿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非常重视。考核标准严格,工作开展有序,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类记录、台帐、基础资料进一步规范;各矿井坚持每月对区队、对科室进行检查验收,做到原始检查表齐全,检查人员签字齐全,整改落实台帐齐全,并严格考核,及时兑现奖罚,促进安全基础管理考核工作健康有序开展;集团公司新的安全基础管理考核细则转发各矿后,各矿都能迅速完善,对没有的项目进行补充,没有的资料及时完善,促进了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二)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安全杯”征文活动;继续开展矿井每月停产一天的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举办一期安全文化专干培训班;组织女工开展了“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主题演讲竞赛活动,并组织安全文艺节目及演讲优秀选手进矿区进行巡回演出;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崛起》、《血的代价—重大事故案例剖析》、《泪的呼唤—讲述身边的安全故事》、《煤矿井下“三违”警示录》以及《煤矿井下避灾、救灾与自救、互救》应急知识教育片,反思事故教训,掌握安全知识。二季度各矿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鼓舞了全局干部职工安全生产干劲,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三)加强四级煤矿培训机构建设,各矿四级煤矿培训机构4月份省局复审验收中一次顺利通过,四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建设得到了省局的肯定,为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各矿都能把考核安监(检)人员作为重点,根据工作业务、日常学习,抓“三违”人数、查隐患条数等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做到奖罚分明,进一步激励了安检人员工作积极性。
(五)加强班组建设。各矿积极开展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活动。局二季度举办了3期班组长安全培训班,努力提升班组长素质;坚持每月的班组晋级评比考核,评选优秀班组、明星班组和优秀班组长,并且月月兑现奖罚,充分调动了一线班组工作热情和抓安全生产的主动性。
(六)加强“一通三防”建设,“四项专项治理”效果明显。上半年陈家山矿瓦斯抽采率达69%,采面瓦斯抽采率达81%,下石节矿瓦斯抽采率达64%,采面瓦斯抽采率达85%,玉华矿瓦斯抽采率达80%,采面瓦斯抽采率达86%;防火、防尘、防治水工作也取得较好的成绩,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七)加强现场管理。各矿安监部门每月初根据各单位现场安全实际,认真排查当月防范重点,制定措施,落实责任,与生产计划一并下达,定期检查并及时通报,掌握动态变化和整改情况;安全第一责任人能亲自带队深入现场一线排查隐患,对局检查出的隐患,在安全办公会议上进行落实,保证了隐患得到治理。
(八)加强应急管理,各矿强化应急培训,完善了应急保障、应急管理等措施,配备有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按照局要求,8对矿井在二季度先后进行了上半年的应急演练,全部圆满完成了应急演练任务。按局要求,各矿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中,预计8月份完成各预案初稿。
(九)安全生产月各矿井突出了“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各矿广场、井口、机关、区队楼等醒目位置都张挂了安全横幅、安全警示标语、安全宣传图牌;6月13日开展了安全咨询活动,进行了现场咨询、安全签名、现场讲解、现场分析隐患、安全文艺演出、安全演讲、安全电影展播、安全送茶水、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了安全生产大宣教的良好氛围,极大推动了全局的安全生产。
二、存在的问题
各矿在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实效,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但是,通过二季度检查,仍发现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四位一体”确认制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执行不到位,入井人员及特殊工种持证情况差,重大危险源辨识不规范等问题。检查中共查出问题42条,现将各矿主要问题通报如下:
各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陈家山矿
1、技术人员培训记录不完善。
2、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不规范,无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参与危险源辨识的人员未注明专业职称身份。
3、个别给区队下发的隐患通知书内容与安检员检查手册填写隐患内容不符。
4、二季度掘进培训档案卷宗不完善。
5、井下避灾路线标识不清晰,有的地点未标识,建议用反光材料对井下避灾路线标识完善。
(二)下石节矿
1、和月生产计划一并下达的安全生产监管重点工作未纳入安全结构工资进行考核奖罚。
2、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不规范,无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3、个别区队学习贯彻规程、措施中有代签字现象。
4、应急物资无日常检查记录。
5、井下避灾路线标识不清晰。
6、219运顺安检员未填写隐患卡。
7、综一队一名班长、车间、抽放队各一名电工未带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皮带队一名新工人未带安全培训合格证。
(三)玉华矿
1、应急演练总结简单,内容不全面。
2、技术人员培训记录不规范,无专用记录本。
3、干部抓“三违”次数统计不规范。(两个同行干部抓到一个“三违”人员统计时每人记抓“三违”人员各一人次。)
4、二季度安全培训档案未及时归档。
5、总回延伸巷跟班瓦检员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过期;综掘一队一名班长未经安全培训;总回延伸巷跟班安检员未填写安全手册。
(四)王石凹矿
1、无“一通三防”专项检查记录本,无“一通三防”隐患排查台帐。
2、无应急演练专用记录本,应急物资无日常检查记录。
3、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不规范,个别重大危险源未列入重大危险源项目进行管理。
4、一季度掘进工培训卷宗不完善,缺少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表、教学日志表、学员登记表。
5、综采二队一名班长、两名电钳工、一名皮带司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五)金华山矿
1、班组安全建设无专用记录本,一个记录本上同时出现了活动竞赛、班组长培训情况记录。
2、安全基础管理考核未按考核结果兑现奖励。
3、综采队、综掘队规程贯彻学习记录有他人代签字现象,综采队班前会学习记录内容单一,无班前危险预知教育、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4、二季度掘进工培训卷宗缺少证书发放备案表。
(六)徐家沟矿
1、班组安全建设会议记录不规范,会议记录与对区队检查情况记录合用,应设有会议专用记录本。
2、无技术人员培训计划,未进行培训。
3、应急物资管理不规范,无日常检查记录。
4、二季度掘进工培训卷宗缺少教学日志。
5、井下避灾路线标识不清晰,建议用反光材料对井下避灾路线标识进行完善。
6、采一区一名电钳工未携带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七) 鸭口矿
1、安全文化建设阶段性工作安排不详细、不具体,总结内容单一、不全面;无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台帐。
2、班组安全建设无班组长培训记录;“五必访、五必谈、六必帮”记录不规范,内容不全面,仅有“三违”人员帮教方面记录。
3、安检员检查手册无区队跟班干部签字,隐患通知书与安全检查手册内容不符。
4、采区安全路线标识不明确。
5、普采队一名皮带司未携带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一名安检员未带安全检查手册。
(八) 东坡矿
1、安全办公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记录不规范, 记录上未反映落实结果。
2、职业健康安全无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台帐.。
3、安检员安全工作绩效考核评奖制度不完善,只有评分标准, 无奖罚标准。
4、矿级领导抓“三违”登记不规范, 有集中在月底登记的现象。
5、井下避灾路线标识不明确, 建议尽快完善。
集团公司检查出的问题:
6月25日集团公司对局、陈家山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局未正式下发一级抓一级、一级培训一级的培训教育计划,要求尽快对此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并全面实施,严格考核。
(二)局应尽快下发《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暂行规定》,及时完善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
(三)矿应尽快修改完善安全基础管理考核办法及细则。
四、几点要求
(一)各矿要高度重视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结合煤化集团新下发的2010年安全基础管理考核细则,继续完善本单位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二)坚持执行“四位一体”开工验收确认制,建立并严格执行保证制度正常运行的有关规定和存在问题必须严格执行停产整改并经验收通过后再生产的规定。
(三)各矿井必须坚持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要加大培训力度,重新对各岗位人员按标准进行培训,并组织考试达标,岗位人员必须做到熟悉掌握要领、严格执行,各单位要把“手指口述”执行情况纳入安全结构工资进行考核,实行奖罚兑现,切实提高“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执行水平。从三季度检查开始,岗位不进行“手指口述”的人员,一律按违章进行处罚。
(四)要对重大危险源辩识或评估,完善评估报告,对危险源的预案应重新修订完善,加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五)各驻矿安监处要对局二季度检查通报的问题整改情况,按照“五落实”的原则,按规定期限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安监局。
(六)加强雨季“三防”工作,要组织人员加强巡回检查,并保存好日常检查资料,做好检查的原始记录,加强“三防”隐患治理,确保安全渡汛。
2010年二季度安全基础管理检查验收得分
矿井
| 东坡
| 鸭口
| 徐家沟
| 金华山
| 王石凹
| 玉华
| 下石节
| 陈家山
|
得分
| 910
| 925
| 895
| 910
| 900
| 890
| 895
| 940
|
铜川矿务局安监局
二O一O年六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