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企业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营管理 - 企业管理
【科技之春征文】东坡矿运输区科技创新侧记
作者:常科龙 网上投稿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4-13   点击次数:
分享:

科技结硕果 花开香四溢

——东坡矿运输区科技创新侧记

近年来,东坡矿运输区在矿党政领导下,加强对技术创新、小改小革的宣传引导,积极为职工搭建展现才能的平台,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奖励力度,极大鼓舞了干部职工岗位创新的热情,为矿井科技强企战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运输区职工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扳转辙器、扶阻车器,这样的动作每个班要做几十次,距离近的七八米,远的有几十米,跑来跑去,工作效率低,过程中安全保障几乎为零。该区队主管刘金忠提出设想,与技术员冯俊伟一起设计、绘图,机电班具体进行实施,将原来的“配重式转辙器”改良为“软连接半自动转辙器”。经过多次实验,克服固定、连接、材料等难题,确定了以2组滑轮导向固定,用6#软钢丝绳一端连接转辙器,一端连接至信号室,由手柄控制。自“软连接半自动转辙器”投入使用以来,没有出现一次故障。现在职工不出信号室就能完成所有操作程序,大大增加了安全系数,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安全生产。随后,机电班职工又以同样的原理将“配重式阻车器”改良为“软连接半自动阻车器”。这项技术创新制造成本不到100元,但购买一套成品需800余元,现在这两项技术在该矿已被广泛推广使用。

动力澎湃激情燃烧,“半自动转辙器”的研究成功,使机电班干部职工的创新热情更足了。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又想到将转辙器由半自动改为电动式,此想法得到了矿领导及区队的一致肯定。于是大家翻资料、找材料、设计、焊接,加装电机、电控箱,用废旧铁棍、铁板等硬连杆装置连接,双联按钮控制的“电动转辙器”经过半个月的实验获得成功,并安装在590中部车场,良好的性能,简单的操控,受到领导职工的一致赞扬。

区队其他班组看到机电班干出了成绩、得到了奖励,都在暗下决心,在工作中仔细观察,积极创新。大巷班职工在工作中发现在溜煤眼放煤及拉煤过程中,两矿车之间洒煤量大,于是在2.5吨矿车的车帮上打眼,将2米长的废旧皮带用螺丝紧固在矿车上,搭接在两车之间,杜绝了原煤抛洒,全矿共175辆2.5吨矿车,每天减少洒煤量近6吨,此项小创新减少了原煤运输过程中在巷道的抛洒,不但降低了煤尘、改善了生产环境,又增强了安全系数,减少了浪费。道工班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地轮的消耗量非常大,他们利用废旧单体加工制作成地轮,相比成品尼龙地轮托绳面宽、耐用且便于安装。其他班组职工也纷纷将损坏的工字钢,经过整形、截废取好制成轨道钢枕......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9月至今年3月,该区队各项技术创新、小改小革已累计节约资金30余万元。这些科技创新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创造了经济效益,又确保了安全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煤市“严冬”新常态下为矿井逆势突围提供了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


上一条:【科技之春征文】陈家山矿科技创效开启挖潜“小时代”
下一条:机电分公司(厂)逆势前行开拓市场出实招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