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市“严冬”新常态下,东坡矿在内部管控上狠下功夫,提高管理水平,抓好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狠抓煤质管理。将煤质管理的阵线前移,从采掘、运输、矸石拣选、洗选等环节全过程抓煤质。加强现场管理,对工作面存在断层、夹矸、出水等影响煤质的现象,安排专人现场监督检查,严格采区工作质量,降低含矸率,在源头上保证煤炭质量;加强各运输关口,煤、矸分装分运,确保杂矸不入仓,提高精煤指数,加大生产现场拣矸力度,尽可能减少矸石进入运煤系统,执行“三拣四不上”制度,即:工作面拣、溜子头拣、装车点拣,努力做到矸石不上锹、不上矿车、不上溜子、不上井;加大煤质化验事前控制力度,动态掌握煤质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煤质稳定。
加强设备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设备保养、检修、使用、包机责任等系列管理制度,强化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严禁设备带病运转,杜绝跑、冒、滴、漏,延长设备使用周期;根据生产计划合理编制设备需求计划,有效控制设备投入,杜绝出现设备投用短期即闲置的现象;严格包保责任制,把设备的巡检、维护、保养责任落实到人;强化检修工的业务培训,组织全体检修工进行每日30分钟的业务知识学习,有力提升了队伍的整体维修技能水平,为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
做实降本增效。严抓生产材料回收复用,进一步完善废旧材料回收管理办法,对井下发现不用的坏旧设备及材料,及时安排回收升井,统一建档,专人管理,加强清仓查库工作,严格物料分配,杜绝材料积压;强化“三费”管理,所有办公费、差旅费等实行票据结算,最大限度压缩开支和非经营支出;从降耗细节入手,细化内部管理,引导职工深挖内潜,修旧利废,争创“节约型班组”;细化物资材料管理,严格按定额、限额使用材料,严把材料审批关、领料关和实际使用验收关,将成本指标与工资挂钩,节奖超罚,全过程控制支出。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