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陈家山矿苦练“内功”,将煤质管理作为提高矿井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最大限度地提质增收,确保企业各项工作平稳发展。
加强煤质宣教。引导职工眼睛向内,自我加压,切实增强资源的危机感、紧迫感,牢固树立质量就是效益的意识,把“宁要一吨优质煤,不要万吨劣质炭”的理念贯穿到煤炭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在广播、橱窗开辟专栏,大力宣传煤质管理措施及其重要性,营造煤质管理人人尽责的浓厚氛围。
强化源头治理。该矿从工作面设计入手,减少资源浪费和丢失,最大限度地把资源找出来、采出来,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克服不利因素影响,进一步优化采煤工艺、运输方式,优化调整排水和头面防尘喷雾系统,减少煤炭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灰分和水分混入。
加大奖惩力度。扩大煤质考核面,将煤质与煤质科、选运区、机关部门管理人员工资考核挂钩,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煤质部门每天派出煤质检查员对井下、地面各个头面和产运洗选系统动态检查,做到一检查、一汇报、一通报,情节严重的,采取行政手段严厉问责。
通过一系列举措的落实,全矿形成了生产设计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奖罚机制与责任兑现相结合,人工拣选与机选相结合的良好格局,实现了井下工作面与外部市场的对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商品煤质量,为企业“抗寒过冬”穿上了一件“保暖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