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企业插上腾飞的双翼
——下石节矿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记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下石节大力实施“科技兴矿”发展战略,通过加快生产布局调整、保障安全基础投入、实施全员科技创新等系统工程,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最大化,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翼。
系统升级实现矿井可持续发展。为有效改变建矿初期三边政策(边设计、边建设、边生产)造成生产、运输系统不匹配的被动局面,该矿紧紧抓住2013年末矿井生产接续停产的有利时机,积极发挥技术队伍优势,大力实施矿井原煤运输系统、选煤系统等重点项目升级改造,全面提升矿井生产能力。针对暗皮带井运输系统改造,现代化煤仓投建、平硐及地面运煤系统改造以及选运系统改造等各大重点工程施工同时展开,工程量多、施工难度大、施工现场点多面广的实际,矿级领导分工负责,技术部门跟踪指导,广大干群充分发扬煤矿工人敢打硬仗、勇争一流的优秀作风,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施工工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阻碍重点工程施工的难关隘口。施工人员和质量验收人员严把毫米施工关口,保障了矿井八大重点工程一次施工质量达标。并创出了26天渭北地区首家一次采全高大型综采设备不升井安全高效搬家倒面的新纪录,221大采高工作面生产运行平稳,矿井连续八年三个月实现安全“零”目标。
群防群治降服瓦斯“猛虎”。下石节矿作为煤气油共生,水火瓦斯俱全的超级灾害性矿井,始终将“一通三防”超前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建成了三维立体动态通风系统图平台,一通三防相关参数(瓦斯、通风参数)时时显示在系统图上,使现场管理更加直观便捷;完成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光纤改造,建成光线工业环网信息传输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光信号传输,减少变频设备等机电单元对监测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建成了瓦斯抽放站和六套瓦斯抽放系统,采用采前预抽、边采边抽、高抽巷抽放、边掘边抽和区域性预抽等方式抽采瓦斯,不断优化抽放钻孔布置参数,改进瓦斯抽放钻孔施工工艺,将钻孔瓦斯浓度由原来的3%提高到现在的10%以上。在地面工业广场(2#风井)设立三口地面瓦斯抽采井,建成了“1+3+3”七口地面瓦斯抽采井组,实现矿井“掘、抽、采”平衡。
全员创新激活发展“源动力”。该矿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常态化开展全员创新活动。通过每年初召开全员创新表彰会,健全完善激励机制,激励职工以“振兴矿山”为己任,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在安全管理、生产工艺、经营管理上创新出贴近实际、有操作性的好方法,带动职工针对制约矿井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进行科研攻关和技术革新,不断增强职工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营造出创新人人可为,事事可为,处处可为的良好氛围。高抽巷矸石充填项目、巷道二次支护施工改造、干部走动式管理动态显示系统、安全隐患闭合管理系统、高强稳定型煤仓、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井下水裂隙净化循环使用、回风大巷全断面综合防尘水帘创新项目等近三百多个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实际应用于矿井安全生产、系统优化、工艺改革、创新创效等方方面面,实现安全与效益的“双赢”。 其中,矸石井下充填和高强稳定型煤仓技术有效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空白。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下石节矿为职工创造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全员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也让企业在同行业当中更具竞争力。人才汇聚,科技添翼,下石节矿这座现代化矿井正以英气勃发的全新姿态驶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