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王石凹矿职工创新推行的以3米长圆木套棚替换回收安装采面工字钢梁的新工艺,以有效缓解安全生产与节约耗材间的矛盾,降低材料费近9成喜获矿三季度职工技术创新奖励1000元。
据悉,随着矿井服务年限的延长和开采深度的增加,受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影响,该矿井下工作面煤层压力大、顶板破碎现象尤为突出,在新采面实际安装过程中,为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对因顶板破碎、压力较大等原因造成的工字钢梁实在无法回收问题,一直采用的是直接舍弃法,导致支护材料被迫浪费,整体生产成本无形增大。
为能尽可能多地回收工字钢梁,最大限度地减少支护材料消耗,该矿一直在努力寻找既确保安全又节约耗材的最好方法,还积极通过出台奖励办法等举措多方鼓励职工自主创新。最近,适逢该矿2211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安装时又遭遇顶板严重破碎现状,该矿生产科技术人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经过反复探讨研究,最终采用3米长圆木套棚替换回收工字钢梁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该工艺是在新工作面安装过程中,用成本费用仅相当于工字钢梁十分之一的3米长圆木套棚,依次将工字钢梁逐根进行替换下来,以在保证正常安全生产所需可靠支护的前提下,使工字钢梁能够全部得以回收再利用,进而降低整体材料费近9成。据该矿生产科技术人员测算,采用圆木替换工字钢梁法,仅安装一个倾向宽度为150米的采煤工作面,就可直接为企业节约材料费10万元左右。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