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近日,公司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揭晓。最终,共有10人获得公司第四届道德模范称号、11人获得道德模范提名奖。为了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着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中,助力矿区不断走向文明进步。从即日起,公司网站将陆续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以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学习道德模范,推动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努力在全公司营造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养成优良的传统美德,促进公司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平凡中的伟爱
—记公司第四届孝老爱亲模范、陈家山矿职工家属刘淑凤

刘淑凤是陈家山矿一名普通的矿工的妻子,也是一位勤劳、朴实、善良的农家妇女,为人正直、善良、乐于助人。从小生活在贫困的家庭环境中,1993年从相邻的瑶曲镇南司马村嫁入庙湾镇庙湾村同样困难的矿工家庭。从此,承担起照顾老人和家庭的重任。
在庙湾村,由于丈夫在矿上干活,家里的农活常常顾不上,家里十几亩地没人管,庄稼人看不得地荒着,刘淑凤忙着既要照顾家里的孩子和上了年纪的婆婆,还要下地里干农活,一年到头歇不上几天。家里虽然收入少,日子过得清苦,但是刘淑凤心态好,生活乐观积极,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让全家人过上好生活。
婆媳之间,总是吵吵闹闹的多。但是刘淑凤却是个例外,自从来到婆家起,刘淑凤和婆婆就没吵过架。从小艰苦的生活磨练了刘淑凤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在她看来,生活就没有过不去的槛。在家中,她忙里忙外闲不住,有活儿都是争着干,不让婆婆出力,平时她自己省吃简用,却舍得花钱给婆婆买新衣服,好吃好喝的,讨老人开心。婆婆也觉得儿媳勤快而且心眼好,格外疼她。
如今婆婆已经八十岁高龄,患有脑萎缩症,行动不便,神智也不清晰,刘淑凤每天将婆婆喜欢的饭菜做好,端到婆婆床前,喂她吃饭。由于婆婆常年患病、脾气不好,有时吃不上几口饭就把饭碗打倒,可是刘淑凤总是耐心地伺候婆婆,从不愿惹婆婆生气。
到了冬季,天气寒冷,农村屋里没有暖气,为了取暖,刘淑凤就每天早早起床给婆婆把炕烧地热乎呼的,眼睛常常被烟熏得都睁不开,却从不抱怨,使炕温保持适中,既不让受凉,又怕烫伤婆婆,隔段时间就用手试一下。有空就打扫房前屋后,整理被褥,换洗脏衣服,她总是把婆婆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刘淑凤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她孝敬婆婆的一举一动,家里的孩子都看在眼里,孩子都为妈妈感到自豪,并下定决心向她学习,教育子女最有效的莫过于以身作则,中国孝敬父母的传统就是这样长盛不衰的传播下去。
说起庙湾村的刘淑凤,村民们都会赞不绝口。她孝敬老人和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村里的每一个人,也教育着每一个人去孝敬一切需要孝敬和需要关爱的人。她在逆境中默默地承受着苦和累,为老人、为孩子、为家庭和睦所做出的奉献,为大家津津乐道。也为我们争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模范树立了榜样。可是,今年五十五岁的刘淑凤说起自己家里,从不觉得自己有多辛苦,在她眼中,丈夫努力工作,孩子乖巧听话,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自己生活的很幸福。她经常说:孝敬老人,照顾子女,让全家人幸福,她自己才幸福快乐。
就在今年3月份婆婆不慎摔倒造成骨折,由于年纪大并患有心脏病,不能作手术,只能卧床静养,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理,刘淑凤就时刻在床边照料,婆婆神志不清的时候,就象小孩一样哭闹无常,不肯吃饭也不肯喝药,她就不厌其烦地哄着老人。给她喂饭、喂药,常常被老人挠伤,从不抱怨。为了让婆婆早日恢复健康,她隔一段时间就给老人翻身,擦洗患处,洗换衣服和被褥。老人清醒的时候,提起年逾50多岁的老媳妇感动得说:这孩子比亲闺女还亲。
刘淑凤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的所作所为大多都是平凡普通的,但在这种平凡普通中,闪耀着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