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测试
    最新文章
    测试
    当前位置: 首页
    鸭口初上综采的岁月
    作者:裴海峰 马红民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2-16   点击次数:
    分享:

    在铜川矿业公司这个有着多年开采历史的煤炭企业里,2009年成立的鸭口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综采队可以说是一个新团队,可是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日子里,他们屡创安全生产奇迹,给人们留下永难磨灭的记忆。

    鸭口公司首套综采设备于09年11月份开始下井,用于2220工作面的开采,然而综采工作面正式采煤不久,就遭受到了建矿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每小时260立方米的涌水使顺着巷道流下来的煤泥和积水将巷道最低点堵得严严实实,曾一度引起风流的阻断,给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甚至严重威胁着广大排治水员工的生命安全。

    人常说:“干啥事,操啥心”,看着工作面老坑的出水和顶板的严重淋水,综采队的领导们下定决心:不能被水患吓到,干部们要先振作起来,要有信心,要起到带头作用,鼓舞和带领全体员工,众志成城战胜水患。当时的支部书记王爱民、队长王发智总是第一个下井,最后一个升井,经常浑身湿漉漉的,一个班下来往往筋疲力尽。一次综采队机电大班从水里往外移75kw水泵,当水泵拉大巷道最低处的凹陷处时,车体掉道,卡在钢轨上动弹不得,跟班队长见状,自己先拿着木杠往水里走去,在他的带动下,身边的员工一个个走进水里,齐心协力,把矿车抬上了绞车道,等水泵拉倒指定位置时已经晚上十点多了,而他和他的队员上的却是上的早上八点班,就这他升井后还得总结工作、安排第二天的各项任务、处理区队各项事务。

    干过煤矿的人都知道,井下的透水特别冰冷刺骨,那次涌水很是突然,水势更是凶猛,就是穿着“河马衣”下水挖煤泥,一个班下来员工们好像在冰水里泡过一般,浑身的热量仿佛被吸干,全身冰冷的难受。那些放顶工胳膊一举,水就从头淋到脚,那些下水掏煤泥的员工在“河马衣”的不足的情况下大多还要脱光衣服跳下冰冷刺骨的水中。工作面机尾端头的支架因为地势低,经常泡在水里,操作阀也被水浸泡着。生产骨干王建龙负责拉移机尾端头支架,他每天都在水里工作,那双宽大的手在水里摸着自己熟悉的操作阀,眼睛从水雾中看着煤墙,凭着感觉,每次都操作到位。他一班又一班,干衣服下井,湿衣服升井,可他从来没有向区队伸手要过一次额外的报酬,别人问他,他憨厚的说道:“我干的就是这个工作,这是份内活,其他人比我辛苦的多了,我有啥资格说”。在他的带动下区队员工说怨话的少了,干实活的多了。

    这是一场与“水魔”赛跑的战斗,工作面生产不能停,停滞不前积水会更大,为了迅速摆脱出水区,综采队值班干部结合实际,每次班前会都讲一些水中作业工作要领,并反复强调注意安全。跟班干部更是每天坚持与员工同上同下,坚持在现场指挥,干部的现场指挥使员工有了主心骨,心劲更高,若不是矿帽标志有区别,几乎分不出干部和员工,因为他们为了摆脱水患,都冲锋在战斗的最前沿。

    对鸭口这个有着40多年炮采历史的老矿来说,综合化机械采煤是一个新生事物,连工程技术人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综采队班子与广大员工只能边学边操作,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安装好了综采设备并正常运行,起初工作面比较正规,一切工作比较顺利,可是井下的条件哪能和图纸上一样,随着采煤工作的进展、地势的起伏,不是采面的溜子前窜了,就是工作面机头几乎与对面的巷帮顶死,要不就是溜子皮带突上突下。经过几番周折,他们悟出了一套掌握支架和溜子状态的好方法,那就是根据采面溜子与前运漕转载的搭接长短及时调整采煤机的进刀方式和推移运输机的拉煤方向,并且“四铁”(单体支柱、摩擦、工钢、小梁),皮带架子都进行编号,这样一来,哪块有问题便于发现和处理,工作就逐渐步入正轨。

    就这样边学边干,在排治水那个困难的岁月里,综采队杜绝了重伤及以上事故,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95%以上,全队完成原煤45万吨,完成率为100%。现今,他们更是屡次创造了鸭口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月产最高纪录,多次被集团公司、矿业公司、矿评为先进单位,队长王爱民还被评委集团公司安全先进党员,综采队成了鸭口公司名副其实的台柱子单位。

    编辑:郝 龙


    上一条:运输战线上的有心人--高喜军
    下一条:郑祖见的矿工情缘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