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职争一流,扎实工作创水平
--玉华煤矿安质科科长柳铁军二、三事
玉华煤矿安置科科长柳铁军,自担任玉华煤矿安质科科长以来,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迎难而上,立足本职争一流,扎实工作创水平。在担任安质科长的一年多时间里,深入井下,检查隐患,制止“三违”人员,严格依法履行安全监察职责,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管理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矿井实现了安全生产“零”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被矿业公司评为2011年度“先进个人”。
柳铁军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并结合玉华煤矿安全工作现状制定和完善了各工种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补充,完善,建立了科学、细致、实用,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生产制度管理体系,形成了一整套执行有标准、奖罚有依据、层层有考核、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系统管理的安全生产制度考核体系。他工作作风扎实,为了能够全面地抓好安全工作,他深入一线,亲临现场,监督和帮助生产单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到隐患不消除不升井,问题不解决、不落实不升井,对重大安全隐患,他都亲自到现场指挥处理,2011年5月下旬,玉华煤矿1418综采工作面开始安装,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证安装期间道线顺畅,柳铁军从北风井到工作面对沿线的绞车、道线、几公里的巷道进行多次检查,对个别地段道线倾斜、枕木不实、巷道影响过车等,及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处理,保证了运输畅通。在1418工作面安装期间,柳铁军发现工作面的长木梁支护有时被支架碰斜,造成个别支柱卸载,形成木梁一头悬空,容易滑落,对在现场作业工人造成安全威胁,他不仅要求对卸载的支护立即处理,而且对木梁的两头全部用铁丝进行了吊挂,防止了因支柱突然卸载,木梁滑落伤人事故发生。使1418工作面顺利按期安全地完成安装任务,为全矿生产正常持续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8月,由于井下地质变化和工作面有渗水现象,矿上决定对1412工作面进行回撤,因任务繁重,多个单位参加,现场安全管理千头万绪,管理难度大,如协调组织不力,不但影响回撤而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在回撤期间,柳铁军在井下监督检查安全工作不分时间,不分班次,经常连续在回撤现场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并及时到参加回撤单位了解情况,及时协调帮助处理问题,在他的严格监督检查下,回撤任务按期顺利完成。
为了调动各职能部门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他建立完善了单位、班组、区队、部门全面排查治理隐患的工作体系,对检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隐患整改“五落实”原则分类、逐项逐条落实到了有关单位、班组和个人,限期整改处理,并及时组织业务科室进行复查,使安全隐患做到了有排查、有落实治理、有复查验收,形成了闭合管理,保证隐患得到彻底整改,彻底消除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推诿扯皮现象。2011年,他下井跟班监督检查达236次以上。处理各类隐患510余条,都按“五落实”的原则全面进行了处理,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为了把各类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他积极组织开展了安全风险评估分析工作,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台账,按时参加指导区队安全风险评估分析会,对区队不能解决的安全隐患及时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协助解决,直到隐患得到落实和解决为止,并制定有效措施、控制消除危险源,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把事后处理变为超前管理,有效控制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加强基础管理,狠抓质量标准化建设,从严过细,从我做起是柳铁军任安质科科长期间的真实写照。他从基础、源头抓起,狠抓职工安全操作规范化、严格现场监督检查、抓主要环节、薄弱环节管理,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落实,对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的,立即要求施工单位重新进行整改,他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敢于硬碰,对安全工作达不到要求,决不给予单位放行。对查出的“三违”人员,他耐心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违章的危害性,自觉的按章作业。2011年共处各类“三违”达63人次,都进行了帮教处理,通过它的严抓、细管,2011年玉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被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评为“质量标准化先进矿井”。实现了这个煤矿建矿以来连续720多天安全生产的最好成绩。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