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劳动美】征文:
康红牛是陈家山煤矿掘进一队队长,他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敬业精神,在煤矿在井下一干就是27年,在工作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示了新时期煤矿工人的勃勃生机和精神风貌,无怨无悔的把青春、智慧和力量献给了煤炭事业。他个人先后被铜川矿业公司(局)、矿树为劳动模范、安全生产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铜川市劳动模范、2012年授予全国煤炭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虚心好学,敢于争先。在区队安全生产管理中,他特别注重工作细节,狠抓安全生产中每个环节;经常听取职工意见,和老工人座谈,耐心倾听职工对区队安全生产管理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建立完善了《掘进一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岗位工种作业规程》、《精细化管理办法》,推进区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经常化。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安全意识得到不断提高。从2005年以来实现安全生产3477天。
率先垂范,彰显劳动本色。在日常工作中,他以狠抓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入手,注重工作协调,再忙再累始终坚持主持召开安全分析会,对井下、地面的每项工作完成情况、生产条件详细分析,对出现的问题研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多年来,始终如一用扎实的工作作风影响着班子的每个成员,带出了一支团结、奋进,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2006年416回采工作面高抽巷排放瓦斯,在人员少、任务重,施工条件差的情况下,他带班下井同工人一道克坚攻难。既是放炮员,又是施工员,忙前忙后,不叫苦叫累。2007年井下416综采面出现冒水,矿安排掘进一队担当此重任,他接到任务立即组织队干研究制定416工作面水患的安全措施和治理方案,在处理416综采工作面水患中,康红牛身先士卒,在空间狭小,积水深,淤泥厚的巷道中不停的仔细查看,同班子成员研究安全施工排水方案,现场指挥排水,与工人同上同下,由于劳累过度和恶劣的环境,他的胃病发作,疼痛难忍,同事们都劝他立即上井休息治疗,他硬是坚持和干部职工战斗在排水一线,在5个月的排水工作中,他排除不安全隐患35次,使416工作面水患得到有效控制治理。
2010年在井下扩大区火药库施工中,按照安全措施组织施工,他天天跟班在现场指挥生产,根据施工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制定出更严格的验收制度来促进工程质量,在抓质量促进度的同时,严把安全生产关,提前10天完成了扩大区火药库改造工程。2011年溜煤眼改造工程,在安全管理难度大的情况下,他现场监督检查,对所有不安全隐患都要亲自监督整改,要求职工严格执行 “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确保溜煤眼改造任务圆满完成。
强化区队管理,坚持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以建设本质安全型区队为主题,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和合理化建议活动,2011年至今职工合理化建议646条,采纳234条;开展 “小革小改”技术创新,实现经济效益132万多元;节约资金131.5万元。职工工资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6.7%以上。开展职工安全技能学习368人次,职工全员培训率达100%,上岗持证率100%。坚持“四位一体”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积极开展安全隐患“自纠自查”和“安康杯”竞赛活动,加强对职工“三大规程”和有关安全技术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开展“三学”教育,推进区队管理工作创新。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把“四学一查”和“四同时”工作要求贯穿到整个安全管理中,围绕“十个一”活动,根据每个工种的工序、流程、质量标准、安全规程,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必知必会、事故防范、控制、自救、逃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开展“班前预想与准备、班中控制、班后安全自我评价”活动,对职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规范作业行为,预防、控制、减少事故发生。
康红牛执着的追求和献身煤炭事业的精神,挺起矿山坚实的脊梁,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中国梦”。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