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推动各项工作大发展
——访鸭口煤矿矿长张会县 党委书记兰阿利
2013年,受国家宏观经济和煤炭价格下滑影响,鸭口公司经营发展遇到严峻考验。鸭口公司将转变经营管理理念,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向煤质、向管理要效益,同时精打细算,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努力推动公司平稳发展,实现安全与稳定“双零”目标。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鸭口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好对十八大精神和矿业公司“三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将精神实质贯彻到日常工作当中去,紧紧围绕今年公司工作任务重点,以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充分发挥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促进公司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二、继续坚定安全生产“零”目标不动摇,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牢固树立“预防为主,超前防范”的安全思想理念,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以“一通三防”为重点,强化“四零”管理,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完善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坚持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和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制度,落实矿业公司提出的东区122工程,建成运输大巷一条标准化线路、两个精品综采工作面、两个精品综掘头,力争矿业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先进。
三、科学组织,合理生产,稳定煤炭产能
要优化开采布局,充分发挥机械化优势,大力开展技术攻关,积极和印台区政府沟通协调,在三下压煤上下功夫、动脑筋。加强专项资金计划管理,优先安排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项目,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坚决杜绝无效进尺和无效工程。强化机电运输管理,重点完成副井管道木更换和风井线路扩容改造,建立健全供用电管理制度,落实供用电管理措施,降低电力成本,确保供电安全。
四、加强管理,挖潜增效,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根据市场变化,强化生产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建立并完善煤质管理体系,确保煤质提高,实行利润和成本目标的盈亏指标与工资总额相互抵减。同时,加强对标管理,完善公司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库,建立动态实践活动数据库,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降低直接成本支出。还要理顺板块经营运行机制,对分离重组的后勤、供应、销售等部门,要切实加强沟通协调联系,完善与各部门间的关联交易,实现业务顺利对接,协调发展。继续开展增收节支工作,把增收节支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并加强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及招投标等方面的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工作力度,促进公司改进管理,完成全年利润指标。
五、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实现矿区绿色发展
制定科技管理办法,完善科技管理体系,加强科技项目、投入和成果管理。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积极在灾害防治、生产工艺革新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重点解决防治水、顶板以及综合防尘等问题。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采用高压变频技术,对公司副井绞车以及暗斜井皮带、电机车进行变频改造,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和工艺,完成节能指标100吨标准煤;做好清洁生产体系认证前期准备,完成污水处理厂环保验收与使用,实施储煤场防风抑尘工程,有计划地实施矸石山治理,实现清洁生产,实现矿区绿色发展。
六、继续坚定稳定“零”目标不动摇,竭尽全力办实事,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鸭口
要进一步强化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坚持“一站式”信访接待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扎实细致地排查不稳定因素,人性化、亲情化稳妥解决好员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类矛盾。重视和加强矿区社会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主业与实业、运销、建设、供应等各版块之间的关系,建立信息互通机制,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共同维护矿区形势稳定。
2013年公司党政将认真办好六件实事,一是加快公租房等民生工程进度,确保259户职工家属尽快入住。二是做好新区铜煤1、2号住宅小区楼房的预售工作。三是加快水源井的建设力度,尽快改善生活用水问题;四是加强职工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五是落实环境建设项目计划,促使污水处理厂尽快投入使用;六是力争建设一个停车场,解决矿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
七、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打造鸭口品牌
按照公司《2013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提出的目标要求,切实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融入企业的各项管理中去,继续抓好安全文化、质量文化、廉洁文化、和谐文化四个分项文化建设,深入推进“五精”管理、“四项技术”、“双述”活动、干部走动式管理和岗位价值管理五项重点工作,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同时,要加强文化资源整合,积极推进文化阵地向阵地文化转移,我们要以鸭口路遥文化展馆为平台,找准路遥精神与鸭口文化的切合点,推动鸭口文化亮点创建,打造出鸭口特色文化品牌。
八、优化管理,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稳定职工队伍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决防止和克服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以作风赢民心,以作风聚民心。着力解决制度执行不力、责任不落实等问题,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认真落实定编定员方案,科学合理配置职数,继续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干部员工队伍整体水平,保持职工收入总体稳定,保证在困难形势下人才不流失,人才资源队伍相对稳定,为企业不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