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系列报道集锦
工作在下石节煤矿的人们,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能看到一个忙着打扫卫生的身影,她就是下石节煤矿环卫班班长郭小莉。她带的班负责整个矿工业区、生活区和文化广场的清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矿山的美丽洁净。
有人会说清洁工有什么可美的?虽然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但他们身后却处有说不尽的美。
1998年11月,32岁的郭小莉调入下石节煤矿生活公司环卫班,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环卫女工,一干就是十三年,面对常人无法想象的苦、脏、累,十几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垃圾清扫第一线。
任劳任怨,勤劳朴实现美德
环卫工一直是后勤单位条件最差,劳动强度最大,没人愿意主动干的工作,有些男同志一听要分配到那个待遇低而且又脏又累的环卫班,就宁可到井下去工作。刚开始郭小莉心中也总是接受不了领导安排的这份工作,清扫马路时,总是低着头,一声不吭的工作着,担心碰见熟人或是邻居,有时朋友走上前来打招呼,她也总是很不情愿的应一声,总觉得大家都在看她、笑她。后来,工作的久了,郭小莉也想通了,她觉得,环卫工是又脏又苦不假,可是什么工作都要有人干,就算是打扫卫生,只要能换来职工家属的满意,那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有时看着行人走在她刚刚清扫过整洁干净的大街上,心中还有了一种自豪感,碰到熟人,也不难为情了,就这样在环卫工这个岗位上一干十三年。
兰心蕙质,智慧之花受美言
到过下石节矿区的人都知道,整个生活区都是依山而居,中间的一条中干道,不仅是过往行人的必经之路,也是商贩聚集的地段。工作中,环卫班的职工们经常因为打扫卫生扬起灰尘的原因与路人、摊主吵闹,细心的郭小莉发现,这种问题不是行人不讲理,也不是清扫工人故意扬起灰尘,而是环卫工人工作时间与人流高峰期恰好冲突,引起了不必要的纠纷。郭小莉立即向当时的班长反映了情况,又和班长一起向后勤单位的领导建议,避开人流高峰期工作,这一小小的调整,虽然牺牲了环卫工一些休息时间,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职工家属的一致好评。
坚持到底,吃苦耐劳赢美名
时间慢慢地走到了2004年,此时的环卫班里曾经和郭小莉一起工作的同事,只剩下3个人,许多因为忍受不了环卫工作的苦、累、工资待遇低的职工,都纷纷想办法调离了这个岗位,是走还是坚持?郭小莉心中也起了波澜。就在这时,后勤单位的领导找郭小莉谈话,要她接任环卫班班长职务,看到领导如此信任自己,她坚定了心中留下来的想法,当即,就向领导保证,一定带领环卫班的同事,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从此之后,当上了班长的郭小莉,每一天都是凌晨五点出门,晚上八、九点还不曾回到家中,矿区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她勤奋的足迹。每天早上她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到家属区检查,对当日工作量进行了解,晚上就到各个公厕了解清理情况。并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工作制度,坚持每周对矿区进行两次全面检查,对重要场所坚持每天巡查,及时掌握矿区的环境卫生情况。日常工作中,她从不以班长的身份自居,处处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夏天,垃圾产生的气体脏臭难闻,熏得人睁不开眼睛,同事们都不愿意靠前,她拿着铁锹、扫把,主动走上去干;冬天,垃圾冻成一堆,她又带领环卫班职工用洋镐一镐一镐地刨开;雨季,她又冲在最前面,和班组成员一起疏通水沟,清理楼前、后杂物;郭小莉用实际行动验证了当初向领导立下的保证,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不辞劳苦,关心他人得美誉
作为一名班长,郭小莉除了积极带领本班职工克服困难,认真工作外,还十分关心他们,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前去帮忙,哪个职工突然有事要请假,她都把自己休息日当作无私奉献日,替班、换班对她来说就像家常便饭。每当在上下班路上或工作之余和家人散步休闲时,看见白色垃圾就主动捡拾,哪怕一个烟头都不放过,长大的孩子看见了不高兴地说:“妈,现在又不是上班时间,你还这么认真干什么?”她却笑着说:“孩子,好的环境卫生不是要人天天、时时去清理干出来的,而是需要人人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出来的”。听到昔日一直以为很平凡的妈妈说出来的话,竟是如此的真诚和无私,孩子觉得很不好意思,再有白色垃圾时,不用郭小莉说话,就主动跑去了。“嘴勤、手勤、脚勤”这是郭小莉每天对自己和环卫班职工说的一句话,现在,郭小莉和她的环卫班职工都有一个共同的“职业病”,那就是无论是不是自己上班,只要看见垃圾、碎屑,就主动捡拾,还上前制止不讲卫生、乱扔垃圾、果皮的职工家属。
辛勤的汗水浇灌了丰硕的果实,艰苦的劳作赢得了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几年来,郭小莉多次被矿评为先进个人, 08、09年又连续两年被评树为矿级劳动模范,成为了建矿以来唯一被连续两年树为劳动模范的女职工,10年又被集团公司评为“巾帼能手”,被矿业公司授予“巾帼十杰”荣誉称号。如今,郭小莉的事迹已经成为全矿女职工竞相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道路上,她还会继续用朴实的劳动,用自己的爱与责任为矿区蓬勃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实习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