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秩风华映煤海—铜川矿业70年创业长歌回眸
铜梅轩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照金的峰峦,当漆水河两岸的鸟鸣声和百里矿区的机器轰鸣声唤醒新的一天,在依然炽热的秋日阳光里,铜川矿业的百里煤海依旧热浪涌动,劳动的号子响彻千尺井下和矿区的各个角落。
当时光的年轮行进到2025年,位于三秦大地、煤城铜川这方创业热土上的铜川矿业,也将迎来企业成立70周年的日子。在七秩春秋的奋斗中,几代铜煤矿工把“能源报国、服务社会”的初心汇成矿区的光影记忆,把“开采乌金、奉献光热”的誓言锻造成创业奋战的钢铁脊梁,以一曲巍然挺立于渭北黑腰带上的奋斗长歌,讲述着属于铜煤人的创业故事和动人史诗。
艰难初创启征程

回望征程,1955年11月,一群操着南腔北调的铜煤创业者以战天斗地的奋斗姿态,迎着铜川矿务局成立的朝阳,怀着“支援大西北”的一腔赤诚来到煤城铜川,踊跃投身于这座与共和国同前行的大型煤炭工业基地的建设热潮。他们中,有辽宁阜新来的老矿工,有脱下戎装的英勇战士,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朝气蓬勃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学生,有土生土长在陕西和铜川的本地人。

他们将家安在矿区干打垒的窑洞中,甚至是大山深处、荒山野岭的工棚里。建局之初,条件简陋,环境艰苦,铜煤矿工硬是用人拉肩扛,在摸爬滚打中让一座座矿井在大山深处拔地而起。当矿区的第一支建设者队伍成建制组建完毕,第一声机械轰鸣响彻千尺井下,第一列外运煤炭的汽笛声穿行于钢轨之上,许多人望着滚滚煤流、黑色乌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其中凝聚着铜煤人的心血,镌刻着铜煤人的奋斗,张扬着铜煤人的精神。
翻开铜煤厚重的历史,记载着这样一组数字:1949年全年煤炭产量12.9万吨,1955年跃升到31.07万吨,1979年创下770.3万吨的新纪录,进入二十一世纪更是连续多年保持了千万吨水平。数字背后,是铜煤几代矿工决战地层、挥汗如雨的默默奉献与奋斗付出。而这些数据绘就的成绩单,则生动记录着铜川矿务局这个名副其实的“渭北明珠”,以及百里矿区数以万计的铜煤创业者,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豪情与热血、责任与担当绘就的创业诗篇。
红色血脉映赤诚

铜煤的底色,是党旗红与乌金黑交织成的经纬。1927年,中共同官特别党支部播下的红色火种比矿灯还亮。1935年,刘志丹的队伍走进矿区,镐头与枪杆奏响革命的交响。1937年,贺龙将军在陈家河煤矿向矿工宣讲抗日救国的滚烫话语,化作了多出煤炭、支援前线的干劲,踊跃参军、驱逐日寇的豪气。

焦坪煤矿的窑洞里,抗美援朝老兵姚筱舟在工作了一天的辛劳中,怀着对新中国、新社会、新矿区的热爱,写下《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激昂旋律。这首后来传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红歌,生动唱出了铜煤人骨子里红心向党的炽热情感。就像铜煤矿工牛瑞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炸毁美军坦克的英勇无畏一样,铜煤巾帼英模冯玉萍不顾灼伤脸庞的烈焰,英勇冲进火海抢救国家财产,邢习恩危难之时在火灾中抢救工友壮烈牺牲,以铜煤矿工的忠肝义胆,生动诠释了对祖国煤炭事业和铜川矿区建设的热爱与忠诚。

诸多从战火硝烟中投身铜川矿务局建设的局级领导和基层矿井的中层干部,把军队的严明纪律、顽强作风、战斗意志,浇铸成铜煤矿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特”精神。路遥先生在铜川矿区深入体验煤矿生活,感悟矿工精神,使铜煤矿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文学巨著《平凡的世界》中,与路遥先生“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达到完美的结合。
红色基因和崇高精神的滋养,为铜川矿区的建设注入强劲精神力量。这些不胜枚举的故事,在“一个企业与一座煤城”的共同奋进中,让“一首歌、一本书、一座城、一条红色血脉”的文化根脉,成为铜煤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岁月长河里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群英鏖战创辉煌

走进铜煤文化展览馆的时光画廊,从手工开采、到机械采煤,从打眼放炮、到综采放顶,再到如今的智能开采、绿色发展,留下了铜煤人从艰苦创业到科技赋能的深深印记。

从铜煤展馆展现矿区各个时期生产场景的“矿工万岁”大型浮雕,到玉华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一键启动”的动人场景,新旧的对话,时代的变迁,无言的道尽了铜煤七十年的风雨沧桑和巨大变化。
从建局之初的铜川矿务局井型小、产量小、设备差,到90年代13对矿井雄立百里矿区,新世纪9对矿井连创千万吨纪录,再到如今的智能矿井、智慧矿区的发展图景。

从1957年,作为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之一的王石凹煤矿在鳌背山下破土动工,到2014年其在累计生产原煤5000多万吨,完成历史使命后退出铜川矿业服役矿井序列,蜕变为如今的国家工业遗产——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不论时光变迁、岁月流转,实干与奋斗始终是铜煤矿工的鲜明特质和不懈追求。
从张金聚先后13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冯玉萍2次受到周总理接见,徐群贤成为全国十大杰出矿工、北京奥运火炬手。从鏖战煤海的矿工,到荣膺全国荣誉的诸多铜煤英模,以及新时代铜川矿区涌现的“中国好人”“铜川好人”和陕煤集团最美员工等各类先进,1000多名英雄模范,汇聚成了铜煤灿若群星的矿山脊梁。
他们中,既有1955年建局初期铜煤创业者的精神传承,又有1978年改革大潮涌起的铜煤奋斗者的勇气胆识,也有2025新征程上的铜煤创业者的智慧气魄,更有铜煤70载奋斗历程中5.7亿多吨煤炭能源、210多亿元税费贡献的辉煌战绩。这一路,变化的是煤炭生产的开采工艺和技术升级,不变的是铜煤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勇毅前行的初心使命。
旧貌新颜谱华章

七十载光阴流转,七十年面貌巨变。在铜煤七秩奋斗画卷中,往昔的铜川矿区早已旧貌新颜、焕彩蝶变,奋斗在矿区的矿工们也已不再是“煤黑子”,而成为了操控智能设备,身处绿色矿区的产业工人的新形象,矿区的面貌巨变,也让铜煤矿工从旧矿区的“灰头土脸”实现了如今的“意气风发”的华丽转身。

从1952——1990年,历经旧同官煤矿、铜川煤矿、渭北煤炭工业公司、铜川矿务局等各个时期,铜川矿区累计住宅总面积仅为95.68万平方米,直到如今的新时代,随着位于铜川市老市区的梅苑小区、荔枝园小区,位于铜川新区的铜煤小区等诸多小区的315 栋楼房的建成,使32524 户铜煤职工告别昔日的“棚户区”,住进了窗明几净的“单元楼”,矿区职工生活品质的提升让“广厦林立、幸福安居”生动照进了现实。

从“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和谐文明矿区的建设,到矿区供电、供水、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的功能齐备,再到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活力迸发,绿色矿山、生态矿区、和谐家园的画面徐徐铺展、生机盎然。从“吃饱穿暖”到“精神富足”的跨越,再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巨变,矿区旧貌换新颜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

如今,历经艰难创业,走过坎坷泥泞,几度凤凰涅槃的铜煤已迈进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新时代的铜川矿业“做精煤炭主业、优化非煤产业、推进转型升级、汇聚发展动能”的号角已强劲奏响,在“五个聚力”的蓝图上,以“‘四零’目标、四个统筹、四个全力”,奋力迈向“转型发展典范、改革创新标杆”的目标愈发清晰,正引领铜煤航船劈波斩浪,奋力驶向新的明天。

铜煤新的征程任重道远、新的画卷正待谱写。让我们把铜煤七秩历史的深厚积淀,“十四五”的创业经验,绘成“十五五”的生动画卷,共同在陕煤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壮阔航程上,重整行装再出发,再铸辉煌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