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宣部《党建》杂志拟以“与人民在一起”为主题,采访100位人物,其身份为国家重大事件的亲历者、见证人,和国家重要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七·一"前夕出版《党建》杂志专刊。铜川矿务局姚筱舟同志被初定为采访对象之一。作为一名普通矿工, 请姚筱舟同志讲述创作《唱支山歌给党听》一诗的背景、初衷和过程;讲述姚筱舟同志对党的感情,铜川日报记者受杂志社委托负责记录整理文字。我们有幸倾听78岁的老人为我们讲述那首——
心中飞出的歌

《唱支山歌给党听》,写于1958年6月初,刊发于当月26日陕西省民歌整理小组编印的“总路线诗传单”第八期上。是一首三段十二行的小诗。
1958年,对全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上下,掀起了贯彻总路线的高潮。诗坛也被搅得沸沸扬扬。“总路线诗传单”就是当时的“产儿”。在这挡不住的诱惑下,我也跃跃欲试,拿起笔赶“诗潮”。因为,我早就想写一首诗,来完成一个这个心愿。在一个休班日的宁静夜晚,写出了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
1958年对我个人来说,是难忘的一年。我因1957年矿上发生的一次大火灾事故,受到了“辙职(技术员职)下放(到采煤段当工人)”的处分,当年秋就扛起洋镐铁锨,走下“脏、苦、重、累、险”的露天煤矿。开始,由于打击太重,压力太大,干活像“机器人”,休息像“木头人”。一次放炮,我不知道躲,亏了老班长(党员)把我压在身下,才逃过一劫;又一次,重车(装满煤的车)脱钩,飞奔而下,我也不会逃,又亏一名老工人伸手抓住我甩在一边,方保住小命。老支书、老段长经常找我谈心,鼓励我要想的通,放的下,还说:“你是当过兵的人,前线死都不怕,受了处分,就压趴下啦!”为了照顾我,不时派我去编表扬稿,写黑板报。更有几位老工人,总是陪着我喝浓茶,谈古今,让我开心。他们说:“当采煤工,是苦点累点,但咱挖的煤让老百姓冬天暖和,让回家晚上有电灯,可是个光荣的事业啊!”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人是党支部专门组织的帮教小组专门负责帮助我的。
劳动时,都让我干拿工具、清落煤等轻活、杂活。我在党支部的关爱和教导下,心中的冰块渐渐溶化;脸上的笑容慢慢绽开,全身心地投入了劳动中。矿工的救命恩,党员的人间真情,让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通过半年多与矿工相处,对矿工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大多数是旧社会小煤窑的窑工和山区农村的穷苦农民,饱受过窑头、地主的剥削与压迫,解放后,才获得新生。因此,他们对党、对毛主席无限忠诚,无限热爱。记得有一个姓张的老工人,他不识字,常让我替他写家信。信后总让我加上这样两句话:“要听毛主席的话,要记共产党的恩。”写多了,我劝他改一改,他顿时生了气,瞪起眼睛对我吼着说:“不能改,一个字都不能改!”还有几个中年矿工,风趣、乐观,才华横溢,特别是编起顺口溜来几乎是出口成章。我还记得这样两首:“党是咱的妈,矿是咱的家,咱听妈的话,建设好咱的家。”“旧社会,咱是冬天里的葱;新社会,咱是国家主人翁。冬天里的葱能成为国家主人翁,全靠那共产党,忘不了毛泽东。”这两首顺口溜中字句精华,后来都被我套用和提炼到《唱支山歌给党听》里了。
《刘三姐》电影插曲中有句歌词:“山歌本是心中出”。心中有歌,唱起来就脱口而出。我写《唱支山歌给党听》也是一气呵成,就像心中飞出的一般。如“我把党来比母亲”就是“党是咱的妈”的套用;“党的光辉照我心”也从“冬天里的葱能成为国家主人翁”名中提炼而成的;只有“鞭子”这个词让我费了点劲。开始,我写的是“旧社会,三座大山压我身”,“推倒大山做主人”,总觉得比喻俗,用词旧,但又找不到一个新词来取代。恰巧,桌上有本小人书,书中有页胖子地主用鞭子揍长工的画面,让我顿觉灵感的火花闪亮了,“用‘鞭子’这个词,这个词新、靓,够味!”于是,就立即改成“旧社会鞭子抽我身”,“夺过鞭子揍敌人”。
诗写好了,又被刊物发表了,最大的心愿实现了。那心里的高兴劲用什么样的形容词都难以表达。
不知道雷锋同志从什么途径看到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并把它摘抄在日记中,并作了几处修改,删除最后四句,把“母亲只能生我身”改成“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另一句“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员号召我闹革命”。雷锋日记中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感动了上海歌舞剧院音乐家朱践耳,很快把它谱成歌曲,后经上海音乐院声乐系的藏族学生才旦卓玛演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唱支山歌给党听》从此成了全国人民喜爱的红歌经典。半个世纪以来,久唱不衰。《唱支山歌给党听》由诗成歌,是历史开了个玩笑,朱践耳是为纪念雷锋而谱曲,才旦卓玛也是为了纪念雷锋而歌唱,阴差阳错,《唱支山歌给党听》本是我和煤矿工人心中的歌,一举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歌。这曲曲折折,喜喜忧忧的人生轨迹,我深感是命运的赐予,因而无功受禄,无意得福,我感谢雷锋,感谢朱践耳,感谢才旦卓玛,更感谢全国人民,感谢中国共产党!
今年,是建党90周年大庆之年,作为一名老矿工,新党员(我2001年入党)心情无比激动。我们这一代人,跟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经历了风风雨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们。我们的国家,在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正沿着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之路阔步前进。全国人民将一如既往,紧密地跟着党的步伐,走向国家富强,中华复兴的美好明天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激动之余,欣然命笔,写上四句,以表心迹。
《余热献给党》
发已千层白,
心犹一寸丹;
《山歌》传儿孙,
余热献给党。
编辑:鱼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