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一五’,再创新辉煌”系列访谈
编者按:我们即将告别“十一五”,迈入“十二五”。近年来,在矿业公司(局)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全公司(局)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公司(局)各项工作成绩斐然。为了认真总结“十一五”的好经验、好做法,由公司(局)直属单位工委牵头,联合宣传部和铜川矿工报对公司31个机关处室、部门进行采访,抒写激情华章,展示卓越成就。 铜川矿工报和局网站推出“回眸‘十一五’,再创新辉煌”栏目,突出宣传报道“十一五”,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公司(局)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展望“十二五”发展的美好蓝图。
矿业公司财务处在局党政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开拓创新,强化管理为目标,积极参与企业决策,完善经营策略,搞好监督、控制与考核,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为企业经济效益连年攀升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一五”期间,全局财务工作成绩斐然,连续三年被省国资委评为“财会工作先进集体”,两名同志被省国资委评为“先进财会工作者”。铜川矿业公司今年被评为“AAA级信用企业”。
财务处从每年的三季度就根据市场需求和内部生产经营条件等情况,科学预算下年度的盈亏、成本指标,深入矿区了解各单位情况,摸清底子,做到了胸中有数。并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提出全局及各单位的经营方案。
为了努力减低生产成本,财务处充分发挥生产技术部门的生产技术、管理优势,建立了以生产技术部门为中心,财务部门配合监督的生产成本管理体系,按照销售、供应、生产等环节确定成本管理责任部门。将材料、配件、电力、工资等成本指标由生产部门根据生产安排进行分解,实行局、矿(厂)、区队(车间)三级核算和管理体系,推广了“成本管理七日报”、“成本四级管理机制”等先进管理经验,使生产成本管理从源头上开始,实行立体化、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积极研究政策,科学实施税务筹划。随着煤炭企业形势越来越好,企业税负也越来越重。几年来,财务处认真学习国家的财税政策,加大财税知识培训力度,科学税收筹划,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据统计,五年来共为企业节约税收支出29455万元。
财务处坚持改革与探索并举,创新与发展同步的原则,勇于实践,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做了具体规定,进行统一核算与管理。先后出台了对外投资等32项财务管理办法,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堵塞管理漏洞,维护了企业利益;实施了《铜川矿务局资金预算管理办法》,严格预算程序,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年调剂资金3-4亿元,节约利息近2000万元;将销售收入统一管理,规范了物资采购管理,加大代储代销范围,并对价格管理、招议标程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大大节约了采购成本。
围绕资金集中统管,统一调度这一理念,先后起草了《铜川矿务局资金预算管理办法》、《铜川矿务局资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资金管理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为解决资金分散问题,提高资金整体效力,经过3次大规模的清理压缩,使全局200多个银行帐号压缩到60余个;为及时监管资金收支,开发了适合实际的资金管理软件,对所有单位实施了“网上银行”管理;参照商业银行利率,对内部存贷款分灶吃饭、有偿占用,按月计息;实施超储加收利息,遏制了超储行为。针对内部结算速度滞后的问题,对煤款实行一月结算两次,设备、配件材料和电费实行委托收款的结算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结算速度;发挥融资功能,五年来,通过各种渠道融资约46.68亿元,为全局的重点项目按期开工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2010年,国家再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银行信贷规模大幅度减少,为了确保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常进行,财务处向多家银行申请借款无果,经过努力与中信银行签订8亿元的贷款合同,国家开发银行确定向我局贷款31亿元;想方设法提高了企业信用等级,我局银行信用等级一直是A-级,今年财务处整理了大量资料,排除不利因素,成功使我局信用等级提升为AAA级企业,极大的增强了我局的市场竞争力和信誉度;及时开展财产理赔工作,近几年为我局争取理赔240万元,其中2010年4月份玉华矿遭遇暴风袭击和7月份我局陈家山矿等多个单位遭受暴雨灾害,与保险公司协商理赔约90万元,减轻了自然灾害损失。
抓住机遇,认真实施各项改制工作。为摸清集团公司成立后的家底,历时一年,我局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全力以赴,扎实工作,将1995年以来累计遗留问题实施了有效处理,共处理损失6亿元,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为企业轻装上阵提供了保障。完成了企业办中小学校向地方移交工作,共移交学校15所,涉及教职工1040人,退休560人,资产总额3711万元,拨付市财政学校移交经费5152万元,为直属五校兑现了15%增资65万元,退付移交教师住房公积金661万元,解决退休教师和未移交教师待遇补差1145万元;移交公安人员54名,累计拨付财政经费1476万元,承担工资887万元。实施了鸭口政策性关闭破产财务工作。退出资产总额23796万元,负债16888万元,结合煤炭主业重组改制的契机,处理了鸭口、徐家沟的内行贷款1.7亿元,核销了企业单方挂账损失3177万元;破产债权4162万元。
实施了煤炭主业重组改制工作,历时一年于2008年12月成立了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2009年又实施了进一步规范完善改制重组工作安排,对陕煤铜川矿业公司以外的单位摸清了家底,处理损失7237万元,为后勤集团公司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参与实施陕煤建设集团、重工集团的组建工作。对涉及我局的建安公司、华瑞公司、煤机厂进行了划转。目前,我局对建设集团投资总额是8026.55万元,占其股本的10%,对重工集团铜川煤矿机械公司出资13459万元,占其股本的49%。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加强,对财会队伍素质、基础工作等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围绕提高财会工作综合素质,财务处加大在职教育和培训,举办了财经法规、税务、经营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培训22次,累计培训1505人次,2010年改变思路,举办了采煤知识培训班和综合素质培训班,提高财务人员对采煤工艺过程的了解,加强与实践结合,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组织40余名高级管理人员参加了集团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地为期一年的财务总监培训班,为矿务局经营管理培养了一批骨干;成功举办了200余名会计人员参加的会计知识大赛,效果很好,反响强烈,极大的促进了财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代表集团公司参加了陕西省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取得了二等奖的优秀成绩,为集团公司和我局征得了荣誉。坚持开展会计论文征文活动,共征集会计论文404篇,其中:32篇在中国会计协会、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获奖。2010年被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评为“全国煤炭经济研究先进单位”。在全局单位多、情况杂、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年年高质量地完成了年度财务决算和预算工作,连续获得财务决算一等奖。
展望“十二五”,财务处继续以强化资金管理为中心,以全面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为重点,防范各类经营风险,狠抓成本控制与管理,强化和深化预算管理,不断从内部挖掘潜力增效益,为领导层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真抓实干,致力于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努力实现从传统的核算型财务向决策分析型财务的根本转变,推动财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企业发展再做新贡献。
编辑:刘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