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石凹矿本着“简洁、震撼、永久、唯美”的指导思想,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的原则,结合街道位置长度、街内景观设施、场所施工性质,为工业广场街道命名“迎宾、正阳、文苑、公寓、福乐、爱岗、敬业、工业”“八街”,设置路标灯箱,便捷通行。根据树木花草名称、类别、习性特点,延伸内涵编撰诗语编号定置,凸显人文特色。经过推荐筛选、论证提炼、专家审议,确定“巨鳌探海、钢缆钓日、乌金飞瀑、蛟龙潜洞、亭阁挂月、古槐迎客、缆车如梭、银河坠地”矿区“八景”,置景观石赋词于“和谐园”内。利用和开发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新颖的建筑设施,通过科学、合理的标识性景观规划和整体风貌设计,打造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企业精神的紧密结合,形成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特色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使矿区整体形象更加鲜明凸显。
近年来,王石凹矿始终把提升矿区形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加强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将安全文化宣传阵地不断延伸拓展至百米井下,先后在井底人行通道、650人车场建成“兴之本”(集团、矿业公司、矿安全目标,安全指导思想、安全核心理念、安全管理理念);“兴之愿”(各级领导、区队长、班组长、员工父母妻儿的温馨祝愿);“兴之聩”(各采掘生产单位、辅助单位干部职工呼吁安全生产的共同心愿);“兴之果”(建矿50年来为企业发展做出过卓绝贡献的全国劳模、省级劳模、矿首席员工等各级先进人物的模范风采和励志格言);“兴之悟”(历年来矿井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兴之”文化五区域六大篇(企业观念、安全警示、安全寄语、发展成果、规章制度篇、事故案例)的千米文化长廊。在运输大巷候车点、采掘工作面超市、材料库等设置独具特色的文化宣传背景墙、全家福园地、安全警标、“七牌一图”,充分运用“墙文化”资源,根据职工心理需求,导入“心灵”文化,引导职工规范行为,激发工作热情。职工进入井下大巷、采掘头面,跃入眼帘的一幅幅色彩艳丽、图案精美的安全文化牌板,提醒职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使人怀着一种融融的温情、带着一份凝重的责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时刻提醒职工关注安全、生命无价。
通过挖掘整合矿井文化资源,提炼形成《企业文化手册》《安全文化手册》和《廉政文化手册》企业文化“三套餐”。建成王石凹矿荣誉展览、安全文化、廉政文化三个教育室;拍摄企业发展纪实、安全工作巡礼、廉洁文化采撷三个专题片。整合“二个”管理制度。形成了《王石凹煤矿管理制度汇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使矿井各项工作在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下有序运行。确立“一个愿景”目标。从上到下开展愿景导航体系,全矿20个科室、19个基层单位、65个班组、3000多名员工都确定了共同愿景和个人愿景,形成了愿景激励,自我约束的有效机制。使企业文化进一步融入管理、融入制度、融入生产经营、发展稳定的全过程。
秉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不断加强企业理念体系建设,探索和谐企业创建的长效机制,巩固和谐企业的创建成果,自我约束的有效机制,使企业文化进一步融入管理、融入制度、融入生产经营、发展稳定的全过程。近期,制定“对标”管理制度,“高点起步”确定陕煤化集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样板矿井”澄合矿业公司王村矿为“对标”单位。制定“五精”实施办法,内容涉及班前礼仪、井下隐患排查、一岗双述、技术创新等20个考核项目。实施流程分ABC三卡操作,A卡班组长负责考核职工,B卡跟班干部负责考核班组,每月将A卡和B卡汇总成C卡,统一定制成每个职工的“五精”考核成绩。将每个职工的总成绩在本单位内部划分成优秀、合格、潜力“三工”,优秀员工”月工资上浮5%,“潜力员工”月工资下降5%。实行与分配挂钩动态考核“三工转换”,科学合理的将繁杂的“三工转换”融入细致“五精管理”,便于基层区队操作使用。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