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生产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 生产建设
铜川矿业公司一季度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情况通报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4-01   点击次数:
分享:

安全调度通报

铜川矿业安调字[2013]第3号

铜川矿业公司一季度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情况通报

3月7日至3月15日,由公司主要领导带队,各生产部门参加,对公司所属八对矿井开展了安全及安全质量标准化大检查,其中对各矿井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考核,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1、安全生产情况

一季度,各矿井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安全工作会、公司“三会”、安全、生产、通风工作会议精神,延续2012年好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进一步创新安全管理,不断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突出安全管理人性化,一季度安全生产实现开门红,全公司八对生产矿井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平稳,截止3月底,全公司持续安全生产607天。

2、公司会议落实情况

公司2013年安全、生产、通风工作会召开后,各矿相继召开了安全工作会议,专门部署2013年安全生产工作,制定了系列安全生产文件、完善了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部署了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目前,各矿安全生产工作开局良好,安全形势平稳。

3、安全基础管理考核情况

按照公司要求,各矿对安全基础管理考核工作特别重视,认真落实考核细则,严格按照事故超前预防要求开展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注重安全过程管理,坚持严格检查考核,各类基础资料、台帐、记录齐全,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

4、安全制度建设情况

各矿严格按照公司安全、生产、通风会议精神,强化安全管理,促进安全制度化运作,总结去年工作经验重新修订完善了“六种行为”和“五项基础工作”制度,完善了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安全隐患及三违红线管理制度,大部分制度以正式文件下发,促进了安全制度化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制度保障。

5、安监队伍建设情况

各矿不断强化安检人员的理论业务学习,对安检员坚持“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月一考”活动,促进安检人员素质提高。严格执行安检员固定盯面、包片、跑线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坚持安检人员绩效管理,实施严厉的考核,月月奖罚兑现,不断提高安检人员责任心,促进现场安全管理。同时各矿加强井口信息站标准化建设,增添硬件设施,规范了抓“三违”登记台帐、隐患登记台帐、隐患整改台帐、矿井限、停产通知书、隐患信息日报等,促进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6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及安全分析评估报告完成情况

各矿主要领导带班下井每月都能完成5个以上,下井次数完成10个以上,其他副职领导均能带班下井任务。按照公司要求,坚持手写领导带班安全分析评估报告,认真总结带班下井情况,促进了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公司领导对每月报告进行传阅,并提出意见,公司还评选出当月撰写较好的,待一季度后汇编下发。

7、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一季度经过现场检查,未发现重大隐患,共查出各类问题和一般隐患213条,其中采煤27条、掘进40条、机电37条、运输34条、通风41条、地测19条、调度15条、安全基础管理30条。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及时下发隐患通知书,各矿进行了筛选、归类、分级,目前,以上大部分问题和隐患已经整改到位,一时难以整改的,各矿严格按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原则进行限期整改。

8、事故超前治理防范情况

各矿能结合各自灾害情况,制定超前治理计划,实施事故超前防范,把预防重大事故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积极开展矿井安全生产系统和重大灾害治理会诊活动,严格新采掘工作面的检查验收,切实做到灾害的超前预测,超前治理,进一步提升了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

9、安全培训完成情况

一季度重点对采煤作业人员进行了复训,共计培训347人。同时,各矿把“手指口述”、“岗位描述”作为全员培训一项有效方法,完成了1783人次安全质量标准化、转岗人员、新参加工作复转军人的培训,学员培训卷宗、档案规范齐全。

二、各矿典型做法

下石节矿:进一步规范干部走动式管理,完善了干部走动式管理制度,并且狠抓制度的落实,以干部走动式管理“九定、十二查、五带、五拓展”内容要求,按照走动管理区域和路线,对井下各个环节进行跟班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干部抓现场的作用,保证现场安全生产;加强“三违”治理,突出“三违”管理的人性化,对一般“三违”实行缴纳安全保证金的办法,如季度中再未发生“三违”现象,全额退还,同时,加强对“三违”人员的帮教,以情感化,减少职工的抵触情况;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工作,培训中心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活动组织有序,培训卷宗归档整齐,以安全法律法规、三大规程及“双述双练”为内容,强化职工安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陈家山矿:安全上积极推广亲情管理模式,在各区队学习室悬挂职工的“全家福”照片及职工亲人叮嘱安全温馨提示语,利用节假日组织职工家属参加安全座谈会,共筑安全亲情防线;对“三违”人员重在安全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心与心之间的沟通,自觉增强安全意识,远离“三违”行为;加大现场安全监管力度,积极推行自检、互检、巡检和专检“四检”制度,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检查体系,实施安全检查全覆盖,增加检查频次,做到无死角、无盲区,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井下现场安全生产。

玉华矿:深化安全基础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简化、优化各体系流程,固化“六种行为”制度,深化五项基础工作,严格检查和考核,为矿井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生产保障网;加强风险预控管理,提高职工危险源识别能力。完善了20条红线管理制度与“三违”辨识规定,把岗位风险预控知识纳入安全培训必学内容,增强职岗位风险评估意识,提高职工自身安全保障能力。

王石凹矿:深化职工岗位“双述”工作,加强事故案例教育,创新特殊工种实操训练等方式,全面提升职工“应知应会”和“必知必会”能力;通过“手机安全短信平台”,及时向全矿干部职工家属通报“三违”行为,播放安全警示语和安全动态,时刻敲响安全警钟,提醒干部职工注意安全生产;建立“隐患闭环管理信息平台”,促进隐患管理规范化建设,保证了隐患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和整改。

金华山矿:建立安全培训学习的长效机制,利用矿广播站、电子屏重点学习宣传“三大规程”及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活动,提升各级人员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和安全生产技能;继续巩固提高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实施示范创建设活动,制定规划,完善措施,强力推进安全生产精细化工作,积极打造全公司样板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徐家沟矿:在全面加强“五精”管理,严格执行矿安全质量检查验收评比考核奖罚制度,积极开展安全质量“评优评差”活动,促进了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上水平;切实抓好隐患排查、整改、复查工作,各业务科室坚持填写“现场工作检查流程图板”,整改完毕及时销号,接受监督,确保隐患排查、整改、复查责任落实到位,始终坚持每晚7点半到区队召开“安全隐患分析整改会”,研究、分析、解决当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确保了隐患的及时整改。

鸭口矿: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检查安全隐患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七大专业性检查做到严格细致,实行定期与动态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查找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实行跟踪制,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进行整改,确保矿井在安全状态下组织生产;实行安全信息公示制,严格安全信息管理,对当月无事故、无“三违”、无重大隐患的人和事、对重大安全隐患事故处理通报等都予以公布,主动接受监督,让广大职工群众关注和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东坡矿:东坡矿积极构建风险预控“PDCA”体系(P字精心策划、D字狠抓落实、C字严格考核、A字持续改进),形成完整的PDCA风险预控管理闭环模式,强化岗位危险源辨识,预判预知存在的风险,提前采取风险预控措施,达到消灭事故隐患目的;强化安全教育,充分利用职工安全学习日、班前会、培训课堂等大力开展安全法律法规、三大规程等学习活动,开设“文化讲堂”,让干部职工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增强职工按章操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矿未完成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陈家山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未通过省局验收,下石节矿、玉华矿设计通过了公司初审,还未通过省局审查,东区五矿还未完成初步设计。

二是各矿都存在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评估不规范问题,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相混淆,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三是各矿未按集团公司及矿业公司要求开展煤层注水工作。

四是各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开展不规范,未按国家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完善相关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且未明确专人进行管理。

五是各矿都不同程度存在安全管理人员无中专以上学历问题,不符合“三项岗位”人员条件。

六是部分矿井地测专业人员配备不足,无专职地质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如金华山矿、陈家山矿、鸭口矿。

七是未推广使用煤尘在线监测系统。玉华矿、下石节矿未建成通风动态运行模拟系统。

八是水害防治超前探查资料不全,如:玉华矿、鸭口矿、徐家沟矿。

九是现场抽查安检人员,部分安监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对现场安全隐患存在盯不住、落不实的问题。有的安检员不能熟记本矿的安全红线管理规定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如:下石节矿、王石凹矿个别安检员。

十是井下作业人员未做到全员持证上岗。如:玉华矿两名外包作业人员,一名安全培训合格证上无照片,一名安全培训合格证过期;徐家沟矿采一区一名班组长安全培训合格证过期。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以上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我们在安全基础管理方面仍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各矿必须高度重视,继续抓好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1、继续抓好安全基础管理工作。集团公司2013年安全基础管理考核办法下发后,公司将及时进行修改下发,各矿要按照新规定及时修订本单位以及对科室、区队的考核办法,该完善的完善,该补充的补充,并按规定抓好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落实,同时,认真开展严格的考核工作,促进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各矿要加快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进度,严格按照公司铜川矿业发〔2013〕82号通知要求时间进度做好安排,制定规划和保障措施,落实专人,强力推进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必须在规定时间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和验收工作。

3、各矿要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要严格按照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认真开展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做好登记、建档等工作,落实各类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责任,制定并严格执行监控措施,确保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监控。

4、高度重视“一通三防”工作,要加大投入,抓紧建成高瓦斯矿井的通风动态运行模拟系统,积极推广使用煤尘在线监测系统,按规定开展煤层注水工作,有效来防范“一通三防”各类事故。

5、加强安检员日常培训教育。各矿要加强安检人员的业务学习,常态化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学习煤矿三大规程和各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特别要熟记本矿的安全红线管理规定,认真落实盯面、包片、跑线制度,进一步提高现场安全检查效果。

6、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各矿要认真贯彻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把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纳入安全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落实专人负责,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不断加强生产环境治理,强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及时组织职工健康检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7、做好煤矿安全技术检测评价、安全评价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各矿要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合作协议》规定开展工作,根据安全设备、仪器仪表检测周期、安全评价、职业危害评价需要,认真做好检测检验及评价计划,自行向陕西煤矿安全技术中心申请,并按协议规定为检测中心提供必要条件。检测检验结束后,矿井要在检测中心出具的安全技术服务报告上签字确认,并保存好安全技术服务报告及相关资料。

8、强化灾害超前治理。新采(盘)区、新采煤工作面设计时,除生产系统外,防水、防尘、排水、监测等灾害治理配套系统要一次设计到位。各矿必须组织有关部门探测查明设计区域及影响范围的事故灾害,分析预测作业过程中的重大风险,制定灾害治理和风险防范专门措施,对施工前能够治理的灾害必须提前治理到位。

9、加强隐患整改治理。各矿要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实施井口安全信息站达标建设,进一步规范隐患的筛选、归类、分级工作,使隐患切实按照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重大隐患实施挂牌跟踪管理。

10、加强全员安全培训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安全培训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安全培训基础达标建设,不断提高安全培训质量,“三项岗位”人员必须100%持证上岗,班组长、新工人、转岗人员必须100%培训合格后上岗。严格安全培训人员的资格审查,严禁不符合规定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

11、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七条规定》。各矿安全培训机构要把《七条规定》纳入今年安全培训重要内容开展培训工作,作为必学必考内容,确保矿长、书记及各级管理人员都能内化于心,知行合一,确保每名职工都能熟知规定,耳熟能详、深入人心。各矿同时要结合总局攻坚克难“七条举措”要求,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对查出不符合“双七条”规定的,全面开展整改活动,使《七条规定》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发挥维护职工生命安全作用,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12、抓好事故案例的编制工作。各矿要认真组织好事故案例的编制工作,争取提前完成编制任务,汇编制成册,参加公司的竞赛活动,并赶4月10日前将电子版提前发至安监部,公司汇编后,参加股份公司组织的评选竞赛活动。

13、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认真落实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切实抓好分项安全文化建设。依据《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价标准》开展安全文化示范矿井创建工作,符合条件的矿井并应积极申报。深入广泛开展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全国第12个“安全生产月”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进一步促进公司安全生产。

铜川矿业公司安监部

二O一三年三月三十日

2013年矿井一季度安全基础管理检查验收得分

矿井

东坡

鸭口

徐家沟

金华山

王石凹

玉华

下石节

陈家山

得分

912

935

923

931

904

938

952

947


上一条:2013年一季度安全检查情况通报
下一条:陈家山煤矿扎实开展顶板管理会战活动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