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山矿不断强化人才培育锻炼,立足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拓宽新渠道,进一步加快推进职工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提高全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效能,为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提供可靠保障。
搭建“学习平台”重培训。该矿牢固树立“安全培训不到位就是事故隐患”理念,持续深化“五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职工安全意识提升教育,积极推进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学习、应知应会培训扎实开展“学铁规、明责任、硬落实、保安全”专项活动,以内部+外部、常态+专项、理论+实践三种培训方式相结合,开展精准培训,深度关注职工所需,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让技术人才、技术大拿、青年职工、业务骨干等一对一指导、面对面教学,利用班前会、班后会组织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月一考”等活动,为职工和技术人才搭建互相学习和实践互动平台,实现矿井专业技术培训和技能传承日常化、精准化。
搭建“展示平台”重实效。该矿围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职工技能大赛等活动,不断创新岗位技能实践和能力素质培训形式,开展“金点子”“小改小革”等创新成果评比、合理化建议征集,通过经验交流、互动和分享,使课堂培训“活”起来,实现了创新成果“百花齐放”。开展“师带徒”“老带青”技能传承,通过思想上引导、业务上指导、心理上疏导等方式,提升职工职业素质能力,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全面营造了技术人员“比、学、赶、超”的学技能、练本领、传技艺的浓厚氛围。
搭建“实践平台”重考核。该矿结合各岗位工种实际,组织创建技术人员课题攻关专业小组,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实际,持续开展师带徒、老带青、技术人员带青工等方式,让专业技术大课堂、业务知识小课堂进区队、进班组、进岗位,让技术人才深入井下实地讲解,现场实践操作,使每一位青工学有场地、练有场所,全力打造企业人才基地,进一步提升青工专业技能。据悉,矿井《井下煤仓智能管控系统》《高水材料巷道充填技术》《4092、435综放工作面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成果被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发布评为2025年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一、三等奖和优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