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华矿通过调整井下人车发车时间、减少发车趟次,既规范了乘车秩序,强化了劳动纪律,有效破解了“有座的不想坐、想坐的没有座”的难题,亦巧妙提高了劳动工效。
据了解,玉华矿实行一井一面机械化生产,为顺利完成生产任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员工收益和休息的需求,该矿一线采煤及部分掘进单位实行的是“三班两运转”综合工时制,其余井下单位均为“三八”制。井下人车以前每天共发14趟,每班次正常发2趟,间隔20、30或40分钟不等,以方便不同班次的职工随时有车可乘坐。
由于下井人员班次不一,部分职工常会采取“迟进早出”(即上班进去时不坐第一趟车,即便车上还有空座,也要等着坐第二趟;下班出来时争着抢着要坐第一趟车)的策略钻空子少干活;如此以来,导致进去的第二趟车、出来的第一趟车总是人满为患,外面着急进去干活的没座干着急,里面迟迟等不到接班的有怨气,乘车秩序混乱不说,来回颠倒最少要消耗每人1个多小时的工效。
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根除这一不良现象,该矿在仔细调研、认真权衡的基础上,特对发车次数和发车时间分别作出适当调整,将发车班次由以前每天14趟合并缩减为每天13趟,发车时间也合理进行错时调整,并出台奖罚规定,按不同班次、不同单位、不同岗位职工上下班乘车时间、车次是否按规定执行对相关人员进行惩处。同时,组建作风纪律督导组,开展集中整治,加大对不按规定乘车人员的督导,彻底杜绝了部分职工“迟进早出”的陋习。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