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华山矿,提起只有100多人员工的机运车间,无人不竖起大拇指。无论是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他们发扬煤矿工人能吃苦、打硬仗的优良传统,一次次在矿井生产接续、停产检修等工作中,安全顺利地完成矿党政交给的各项任务,为矿井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7月份,该矿根据矿井实际,研究决定停产检修,机运车间负责检修期间红土主斜井1800米长的ST/S3150钢丝绳芯胶带的更换、红土矸山洒水降尘设施的安装两项重点检修工作,该矿党政要求安全顺利、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该车间领导针对时间短、人员少、任务重的实际,多次召集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议,集思广益,对更换主斜井ST/S3150钢丝绳芯胶带和矸山洒水降尘设施安装两项重点工作,做了精心细致的安排部署。同时,多次论证施工工艺,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召开班组长会议、分解任务,明确职责,组织全体检修人员学习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形成“检修任务人人挑,个人肩上有职责”格局。
7月18日,更换主斜井1800米的ST/S3150钢丝绳芯胶带、矸山洒水降尘设施安装工作全面展开。
众所周知,主机皮带是矿大型设备,也是最难检修的设备之一。往井下下放强力钢丝绳芯胶带时,首先要攻克的就是变频设备承载偏重心负荷运行时,负功率难以启动的难关。该车间主任禄宏伟、机电副主任严红卫大胆创新,利用旧液压设备,经过多次检修、反复试验、充分论证,成功破解了这一技术难题,提高了安全指数。第一次下放800米皮带安全顺利完成,职工们信心倍增。同时,也为第二次下放800米的强力钢丝绳芯胶带创造了良好条件,积累了经验,为更换皮带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井下硫化热补现场,跟班干部杜建设一干就是15个小时,发扬老工人“传、帮、带”作用,带领职工奋战在硫化热补现场。硫化热补主皮带接头,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艺,能不能保证接头质量,关键在工艺制作过程中把握正、负压力。班长张存成、安全监督员吕淑锋,老工人吴涛等人按照硫化热补工艺,一个步骤、一个细微环节严把技术关,吃苦在前、精心传授,给青年职工树立了榜样;青工石耀辉、李鑫鑫、田文峰不怕脏和苦,脏活累活抢着干,虚心向老工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积累了实践经验。
在地面检修现场,副主任王士田带领铺设管路班的职工,头顶烈日、脚踩“火龙”,与时间赛跑,与酷暑抗衡,挥镐大干,每天工作都在9小时以上,班班安全保质保量地完成车间下达的当班任务。技术员李鹏博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始终盯在矸山铺设防尘供水管路现场。他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投入工作,和职工打成一片,共同攻克检修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赢得了职工信赖,为安全顺利安装打下基础。
在检修期间,矿党政领导多次深入现场指导工作,并为检修一线的干部职工送去了瓜果、白糖等降温品,把矿党政的关爱送到职工的心坎上。相关科室也指派专人在现场蹲点,随时协调解决问题,现场破解技术难题,全方位监督作业安全。在矿领导和相关科室部门的大力支持关心下,经过机运车间全体参战人员13天紧张有序的工作,更换主斜井1800米的ST/S3150钢丝绳芯胶带和矸山洒水降尘设施安装两项重点工作安全顺利地完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了基石。
机运车间又一次用事实证明了他们是一支能吃苦、敢打硬仗、顽强拼搏的团队,他们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建设美好矿山发挥着光和热……
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