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山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管理理念,加大生产投入,加快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夯实安全质量标准化基础,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条件下,实现了产销平衡,保证了职工收入和矿井持续均衡生产。保持了“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称号,并荣获陕西省首批“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近日,该矿被公司表彰为2012年度先进集体。
2012年以来,金华山矿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安全与稳定“双零”目标,克服经济下行、市场疲软等不利因素,逆势而上,创新安全管理工作理念,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全员激励机制,确保“零”目标顺利实现。在全矿实行“安全风险抵压金”制度,形成了全矿联动,互管互教的安全管理新格局。加大安全检查的力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实行纵到底,横到边和盯住式的检查办法,不留死角,使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得以真正落实。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跟班带班制和执行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安监员、技术员、群监员、青岗员等党政工团各个组织齐抓共管保安全的作用。
该矿坚持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以文化力激活生产力,以生产力推进创新力,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相继开展了“三比三提高”、“多读书、读好书”等系列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服务职工群众、服务安全生产的能力和意识。围绕安全生产不断创新管理内涵,大力开展创建党建示范党支部和党员示范岗活动,“抓安全、反三违、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共产党员”的“四优”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等寓教于乐的安全活动,为安全生产起到了良好的宣教作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和带领职工群众推动安全生产、促进矿区和谐。
该矿创新性地融入色彩管理的新理念,从视觉感受上改变以为人们对井下作业环境的直观印象。制定了精品采掘工作面、硐室、机房、线路的工程质量和文明生产标准。推广王村煤矿创建“区队长示范区”的做法,实行了“线长负责制”,应用编码、标识、定置、看板“四项”技术进行精品工程管理,大力开展了创建精品采掘工作面、硐室、机房、线路活动。车间院内各类物资严格按照“四项技术”和“五精”管理的要求码放,美化了作业环境。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东二采区系统、红土主斜井、副井口至井底达标等多项重点工程。同时,按照安全生产精细化示范矿的要求,先后建成了3508精品工作面、3604精品工作面,副立井精品绞车房,570提矸暗斜精品绞车房、570井底车场精品安全文化长廊和精品线路,受到陕煤股份公司的肯定。
该矿完成了3603、3209综采面的搬家回撤及3604、3210综采面接续安装工作,采煤机械化水平达到100%。对西二、东二瓦斯泵站进行双回路改造,完成了红土选煤楼低压供电线路改造及配电柜更换工作,系统环节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按照瓦期治理“零超限”的要求,严格落实采面落山瓦斯管理,井下所有的掘进头全部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分风和自动切换,杜绝了停电停风和因停电造成的瓦斯超限现象,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该矿将综采二队等单位树立为全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区队,把各种理念、制度和日常管理所需的各类牌板重新进行设计,达到了美观、实用、教育性强的目的。建立直观的文化宣传媒介,使职工时刻感受到文化气息的存在,直观地了解到矿井的安全文化精髓。塑造有效的安全文化感染力,优化地面工业广场布局。创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理念,推出了反映金华山人精神面貌的《金华山煤矿矿歌》、《金华山煤矿安全歌》;编写了《企业文化手册》和安全、质量、廉洁、和谐等四个分项文化手册;广播站开辟专题,成为宣传企业文化、营造安全氛围的有声窗口。从职工澡堂到井口设置了“安全质量篇、亲情和谐篇、理念原理篇”等牌板,建起了企业文化“一长廊”;在井口工业广场设置了企业文化牌板,形成了企业文化“一面墙”;在井下主要巷道制作了醒目的安全警语,形成了安全教育“一特色”;在570大巷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形成了安全教育“一大巷”。利用“一长廊、一面墙、一特色、一大巷”将井下各点相互串联,形成了具有该矿特色的安全文化“一条线”。
同时,该矿先后完成了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职工澡堂改造、菜市场工程、红土家属区供暖工程、矿部综合楼主体等与职工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工程,干部职工的生活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