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柴家沟井综采队,提起党支部书记许伟,职工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位“老党务”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百米井下的最前沿。他把对党的赤诚融入滚滚乌金,用扎实的党建工作激活了生产一线的澎湃动能,让鲜红的党旗在幽深的巷道里猎猎作响,成为引领区队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
党建铸魂 网格密织安全网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这是许伟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深知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之道,创新性地将“党建+”理念落地生根。在他的推动下,一张精细化的网格管理体系覆盖了综采工作面,远距离供电供液硐室设立了党员责任区,关键岗位树起了党员示范岗,核心设备实行了“党员包机”制度,液压支架、采煤机等“大家伙”有了专属的“保姆”,从巡检到维护,责任到人,环环相扣。
安全作为天字号工程。他发起的“党建引领安全生产”主题活动,让“党员安全监督哨”遍布各个角落。党员们佩戴着醒目的标识,带头深入排查隐患,对“三违”现象“零容忍”。过去一年,党员排查治理的安全隐患达439条,成功制止违规作业76起。这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区队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的坚实壁垒。
匠心育人 薪火相传解难题
面对一线技术骨干青黄不接的困境,许伟坐不住了。他精心策划,推动支部党员与新入职职工“结对子”,一纸“帮扶结对”责任书,承载的是传承的承诺。经验丰富的老党员们手把手地教,从设备原理到操作诀窍,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一批批新人在实践中迅速成长,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多面手”,有效缓解了人才断档的压力。
他的眼光不仅盯在“人”上,更聚焦于“技”。他决心打造响当当的支部品牌,“技术攻关服务生产”应运而生。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他组织党员骨干围绕安全生产的瓶颈、工艺优化的痛点,成立攻关小组。单元支架拉移装置、净风装置、照明综保吊笼、前溜机头稳定装置……一个个小革新在党员们的钻研下破土而出。五年来,累计完成45余项小改小革和技术革新成果,在节能降耗、减人提效上结出了实实在在的甜果。
聚智增效 点滴汇聚大效益
“降本增效,人人有责。”许伟积极推动公司经营理念在区队落地。他广泛发动职工群众智慧,组织“金点子”征集活动。大家热情高涨,结合岗位实际,纷纷献计献策。“设备检修流程能不能再优化?”“废旧材料回收复用还有空间!”134条带着“煤味”的合理化建议汇集上来。其中,“设备检修流程优化”和“材料回收复用”建议被采纳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一年下来竟节约成本超过300余万元。这笔账,算到了每位职工的心坎里。
许伟的心始终装着职工冷暖。哪位工友家里遇到难处,他总是第一时间知晓,带领支部党员上门慰问,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困难职工王西平动情地说:“许书记作为咱的‘主心骨’,有他在,再大的困难心里也有了底气。”这份真情,化作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先锋亮剑 急难险重显担当
“关键时刻,党员必须顶上去!”这是许伟组建“党员突击队”时的动员令。这支队伍,成了攻坚克难的“尖刀”。每当遇到工作面搬家倒面、设备安装等这类时间紧、任务重、风险高的硬骨头,突击队员们总是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他们迎难而上,在巷道里连续奋战,优化工序,科学组织,一次次提前啃下“硬骨头”,为矿井正常生产接续赢得了宝贵时间。
每次重大任务前,许伟组织突击队员庄重签订安全承诺书,构建起“单位+个人”双重安全防线。正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保障了每一次急难险重任务的安全高效完成,赢得了矿井上下的一致赞誉。
薪火赓续 为党育苗储栋梁
他把人才培养作为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关注那些年纪轻、思想好、能力强、学历高的好苗子。通过党课教育、技术比武、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他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业务技能的提升紧密结合,精心浇灌每一颗 “种子”。他搭建成长平台,创造锻炼机会,一批批优秀的积极分子在支部的培养下脱颖而出,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为矿井的未来发展积蓄着澎湃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