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接到了组织交办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单位三名抗战老同志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做好慰问前期准备工作。接到这项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积极查阅三名老同志档案资料、走访他们离休前的工作单位、并与他们的家人取得联系,细致了解他们的革命历程及工作经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看到听到他们经历的一场场战斗,我仿佛也回到了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也想起了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是一名新四军战士,1928年出生在河南夏邑的一个小山村,不满10岁时,就在家乡参加了革命。夏邑县地处河南省最东边,与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四省交界,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在这里成立了鲁豫皖苏和豫皖苏革命根据地,按照毛主席、党中央要求,华中党委动员党员到农村地区发动群众,组织开展游击战。我的爷爷就是在这一时期参加了革命,刚进入部队,由于年龄小个子低,比“三八大盖”高不了多少,枪都扛不起来,但是人很机灵踏实,被选中成为了首长的警卫员。抗日战争时期随所在的新四军第4师参加了西进战役等战斗,收复了津浦路西失地,歼灭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1.3万余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爷爷跟随部队(华东野战军)参加了解放战争,他也从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一名侦查排长。淮海战役期间,他经常乔装深入地方阵地侦查敌情,为首长决策提供第一手情报。在战斗的关键时期,爷爷孤身四进徐州进行侦查,并与我方地下党组织联系配合,获取了国民党军队的布防图和部队调度安排,为战斗胜利立下战功。淮海战役胜利后,被解放军击溃的国民党军散兵游勇及地主武装近万人逃入鄂豫皖3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区。他们乘解放军渡江战役和南下之机,大肆骚扰破坏交通,袭击刚刚建立的中共基层政权,残害革命干部和群众积极分子,并疯狂进行反共宣传。
为巩固后方,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彻底肃清残余武装匪特,爷爷所在部队于49年5月接上级命令,进军大别山进行剿匪。新中国成立后50年初,他所在部队完成了剿匪任务后,又归建华东野战军序列,奉命驻防上海市外滩等地,担负起了保卫新上海的任务。在驻防上海期间,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要抽调剿匪能力强的指战员,组成小分队,前往东北地区,支援东北地区的剿匪任务,爷爷又和战友们赴东北进行剿匪,半年后荣立个人一等功光荣归队。
1954年底,根据新中国建设需要,爷爷所在部队的一个整建制师,为了支援大西北基础建设,统一来到陕西省西安市,从事西安市城市的新建工厂的厂房和职工住房建设工程,也就是现在陕西省建筑总公司的前身。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东郊西郊的厂房和楼房拔地而起,为西安的城市建设、工业建设打下了基础。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我的孩童时光,是和爷爷奶奶度过的。峥嵘的战争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可他把所有的爱给了我,温暖着我的整个童年。在我的记忆中,上小学前,爷爷总是骑着自行车载着我田间地头的玩耍,上山拔狗尾巴草、摘野花,下河摸鱼。我们爷孙两也会打好配合,背着奶奶给我养的小猫去厨房偷肉吃。冬天时,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依偎在爷爷身旁,听他给我讲打鬼子的故事。
那时候,听爷爷讲他在战争时期的侦查故事,精彩生动身临其境,可比《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这些电影里有意思多了,爷爷的摇椅随着他的讲述轻轻晃动,仿佛也在述说的过去的岁月。当讲到日本鬼子侵略咱们的土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百姓天天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爷爷的眼神透露出的是愤怒和仇恨,和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回忆。
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时,爷爷奶奶因为要陪从台湾回来的表爷爷回河南老家祭祖,离开西安了十几天,从没离开过爷爷奶奶这么久,听到他们回来的消息,我抑制不住思念,冲下楼去接他们。在单元门口,我看见爷爷和一个陌生的爷爷手牵手正准备上楼,两个老头一个中山装一个西装革履,虽然腰板不再挺拔,但仍能看到军人的影子。表爷爷在西安游览了名胜古迹,也和亲友们短暂的相聚了几天,还鼓励我要好好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好英语,下次回来他要和我用英语对话。
待他离开后,有一天年少天真的我问爷爷:“爷爷,我听表爷爷说,打鬼子时,他让你离开新四军,和他去国民党,他那时在国民党已经是大官了,你跟着他,吃得好穿得暖,用的枪也好,说不定也和他一样能当大官,你咋不去呢。”爷爷笑了笑对我说:“乖乖,你从小看的打鬼子的电影电视剧,有没有观察过,老百姓是和八路军亲,还是和国民党的军队亲;打仗的时候是给八路军帮忙还是给国民党帮忙呢?”“那当然是和八路军亲了,打鬼子时老百姓还帮着八路军传递消息呢。爷爷你还说过,你们的部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是人民的军队。”爷爷还没问完,我便着急的回答道。
爷爷摸摸我的头,对我说:“孩子,你要记住,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我长大后,学习阅读了《半条被子》《红岩》这样的党史故事,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解放军是人们的军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历史内涵。爷爷对我从小的影响和教育,让我明白了和平的来之不易,那些故事就像一粒粒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上初中时,回到了爸爸妈妈的身边,学业的繁忙,回去看爷爷奶奶的次数也逐渐减少,爷爷的身体也越来越差,每次我担心他的身体时,爷爷总是很乐观的对我说:“你好好学习,医院有这么多医生和护士照顾爷爷呢。想起以前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们,他们那么年轻就失去了生命,爷爷这一生能看到我们的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你们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接受教育,没有什么遗憾了。”每次他这么说,我就紧紧的抓着他的手:“爷爷,你一定会好起来的,说好了你还要送我上大学,给我讲更多的故事呢。”可是命运并没有眷顾我们,在我上高三的一天,那个夏天给我摇蒲扇,冬天陪我滚雪球的老头永远离开了我。
爷爷离开我已经二十四年了,但是他留给我的精神财富从来没有消失,他的爱国情怀、坚强意志和正直善良的品质一直陪伴着我成长,也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进。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就会想起爷爷的话和笑容,我想他一定是用另一种方式陪伴着我,看我长大成人、看我结婚生子,看咱们祖国如今的盛世繁华。怀念我的爷爷,那位英勇的抗战老兵,他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永远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