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测试
    最新文章
    测试
    当前位置: 首页
    优秀班长刘来念
    作者:王亮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1-03   点击次数:
    分享:

    徐家沟煤矿通风区有这样一位班长,在区队干部眼中他工作认真、踏实肯干、技术全面,从不发牢骚;在工友心中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总让人感到一丝温暖,他就是该公司通风区瓦检组班长刘来念。初见他,他的目光中浸透着坚定的神情,言谈举止散发着军人般的干练。

    刘来念高考落榜后,那年冬季,恰逢空军某伞兵部队来铜征兵,他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光荣的参了军,在武汉某空降兵部队开始服役。在部队里他刻苦训练,各方面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多次受到上级嘉奖,被提拔为班长,开始带兵跳伞。在部队这个“大熔炉”历练四年后,他退伍了。四年军旅生活铸就了他不屈不饶,不放弃的坚毅性格。

    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矿上,对他来讲,这里的一切显得既陌生又熟悉。自己能做些什么,他开始彷徨,北京开工厂的战友打电话,希望他能来京一同谋求发展。可是,母亲已上了年岁,况且身体一直欠佳,兄弟姐妹又都不在身边,他婉然拒绝了战友。“父母在,不远游”,他毅然下定决心,留下来悉心照料母亲。正值矿上招工,他便报名成为一名掘进推车工。开始时很不适应,这与自己在部队所学的专业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他时常与工友发生口角,为此受到领导的批评,他慢慢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在哪儿干不是一样啊,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才能谈以后”。从那以后,他的思想有了很大转变,他与工友们和谐相处,关系处理地十分融洽。2000年,由于工作需要,他调入通风区。煤矿通风工作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到单位后,他感到一头雾水。有时拿着仪器甚至无所适从,区队领导在身边鞭策督促,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项技能学到手。下井时他跟着老班长,遇到不懂的,心里有疑惑的就不耻下问,同时买了许多煤矿通风系统专业书籍,光读书笔记就厚厚几本,有时阅读到晚上1、2点,身边的妻子迷着惺忪的睡眼说:“都几点了,还不睡,早这样不早考上大学了?”他回应道:“只要想学习,啥时候都不算晚!”渐渐地,他开始琢磨,理论掌握了,可还是处理不了实际问题。他便时常拿着瓦斯检测仪专门到工作面后三角区域进行瓦斯测定,力求将瓦斯浓度测量准确。有一次,在2106工作面,突然遇到瓦斯集聚情况,需要接风筒排瓦斯。当时工作面积水深1.8米,已经没过了人脑袋,但他义无反顾地脱下外套,从水里游过去,一段一段把风筒接上。那段时间,他一天下井三次,一丝不苟地做好基础数据采集。“苦心人天不负”,在他的刻苦钻研下,如今已经成长为能够独独挡一面的技术骨干,被区队提拔为瓦检组班长,挑起了大梁。“煤矿通风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瓦斯更是看不见,摸不着,也是一项无形的工作,但是一刻也不能放松对它的警惕,我们要为生产一线做好服务工作”,他如是说。可就是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十余载。

    “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努力,他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多次在局技术比武中取得突出成绩,并被矿业公司授予先进工作者,专业技术能手称号。他没有满足于这些成绩,笼罩与这些“光环”,他讲道:“随着采掘面的不断延伸,瓦斯已成为制约我矿安全、生产,高效的瓶颈问题,因此还要不断学习,提高我们瓦检员队伍的专业技能。”

    从蔚蓝天空的“小精灵”到百米漆黑井下安全的守护神,他的人生轨迹可谓是“天壤之别”。然而,他却在微弱中孕育着力量,平凡中彰显出伟大,他的人生继续在煤海续写,在井底延伸。

    编辑:鱼聪玲


    上一条:维护班里的“领头雁”柴小红
    下一条:明星班长的星光大道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