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煤矿,人们脑海中最快显现的画面一定是鏖战千米井下,彰显顽强意志和强大力量的煤矿职工。如果说男人是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搏击的力量象征,那么矿山的女人就是他们疲劳时停泊的最温柔的港湾。正是有了她们,下石节煤矿,这片黑色大地,才更显得灵动活泼、色彩斑斓。范芝琴就是这样一位的勤劳质朴的洗衣房女工,她就像一朵沁人心脾的芝兰绽放自黑色煤海之中,散发着迷人的幽香。
初见范芝琴,白皙的脸庞上时时透现出温婉含蓄的笑容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言语不多,和笔者短暂的交流过程中,她一直没有放下手中忙碌的工作。谈及自己如何会成为一名洗衣房女工?还要从09年的事情说起。当时,矿洗衣房有几名年长的女职工退了休,急需要人手。洗衣房工作辛苦不说,工资也算不高。让谁来这里,领导也很伤脑筋。就在这时,还在矿污水处理站上班的范芝琴主动请缨到洗衣房工作,单位的姐妹们都特别不解,污水站工作还算轻松,工资也都差不多,大家都劝她还是留在这里。范芝琴笑笑说,其实我要去洗衣房,不单单是因为那里缺人手,我也有个小小的“私心”。自己的老公也是一线职工,每次想到他下井辛苦工作,一个班下来,汗水浸透作衣,下个班还要穿着冰冷潮湿的作衣继续工作,自己就特别心疼。如果自己到洗衣房上班,不就可以帮助更多像老公这样的一线矿工兄弟解决这个难题了吗?就这样,她义无返顾的到了现在的岗位上。
洗衣房是全天候窗口单位,每天三班倒,八点班和四点班是最忙碌的时候。还记得到新岗位上班的第一天自己上的是八点班,大清早,她和另一位姐妹一接班,就分工协作开始一天的忙碌。因为从接班算起,她们两个人必须保证在八个小时的时间里把所交的衣服洗干净、烘干,消毒,遇到破损的,还要缝补整齐,一个班忙下来,要洗百十件作衣,两个人都累得腰酸背疼。下班回到家,自己还要悉心照顾一家老老小小,继续承担家庭的重担。晚上睡觉的时候才感到自己浑身就像散了架一样。可就是这样,她也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在洗衣房工作,整天都要和一线职工打交道,他们工作辛苦,每天都要在千米井下工作八个小时以上,高强度的劳动让他们在井下出力流汗,作衣上时常都会沾满煤灰、油渍,范芝琴最能理解他们的苦和累。每次收到作衣后,她都会先心细的先检查一遍,然后再放到大型洗衣机里用洗衣粉清洗三四遍,有时机器洗不干净,她还要用手好好搓洗一番才放心。洗好甩干的作衣要拿到烘干室进行烘烤,四十多度的高温环境人呆一会都闷热难耐,可她一个班却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时间的工作,把烘烤好的衣服整理一下,再放入消毒室进行红外线照射消毒,为的就是让每一名矿工穿的温暖舒心。
井下职工工作辛苦,作衣开线、掉扣子是常事,范芝琴和姐妹们就自备了针线和纽扣,义务为职工进行缝补。无论再忙,她也会坚持把洗的干干净净、叠的整整齐齐的工作服第一时间发到他们的主人手中,还要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按章作业。想到矿工兄弟能穿着干净舒适的矿服上岗作业,就是自己最开心的事情。四年来,她的洗衣技术越来越娴熟,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经她的手为职工清洗、缝补过的作衣就达到了近万余件。
酷热的夏天,她和同事要在比室外能热的环境了连续工作,汗水浸透工作服是常有的事情。寒冷的冬天,她们虽然戴着防水手套,但也阻挡不住水刺骨的冰凉。双手时常浸在水里,被冷风一吹,皴裂的口子钻心的疼。面对工作的苦和累,她和姐妹们总是那么从容淡定,自己的这点辛苦和一线职工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作为矿工背后的女人,她们愿意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与他们共担建设和谐美丽矿山的艰辛与重担。
空谷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范芝琴和她的姐妹们就像一株株质朴美丽的芝兰,怀着朴实而执着的信念,默默的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恬静的微笑和周到细致的服务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时刻激励着自己要做的更多更好。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