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孕育了周秦汉唐灿烂历史文明的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的北缘,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铜川矿业公司东坡煤矿。它位于铜川矿业公司最东端,距铜川市40公里,与白水、蒲城、富平三县交界处的坡谷地带,山环水绕,历来民风古朴强悍。至今邻近还有传说为宋代开国名将呼延家族寓居花园遗存的银杏树,耸立着千年古风。
而“东坡”的美名传说,是我从内心里产生出仰慕之情,渴盼心情难以平静。我于1985年2月从宝鸡踏上东去的列车来到了东坡煤矿,在千尺井下煤海旅途中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初次咋到,我对东坡矿人际环境比较陌生,和我一起参加工作百十人刚下井没几天,就有七八十人纷纷远离煤矿另谋高就。在这徘徊的关键时刻,我暗下决心,既来之则安之,非在煤矿干出个人样儿,不要让老家人和离开的同事们看贬了自己。通过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民心,发现东坡人好、实在、说话、办事性格豪爽,不久与东坡矿结下了不解之缘。
翻开40年前历史,东坡矿是在1970年10月1日投产的。当时是边设计、边生产、边建设,先天不足,为它后天发展增添了困难。东坡人迎难而上,紧跟时代节拍,大力推进矿山现代化建设。1984年至1988年矿井扩建,使年产能力由45万吨提高到90万吨。八十年代初期,东坡矿到处呈现着凄凉、简朴、古老的容颜。山上的石窑洞,家属区的旧毡房,两层的砖窑楼占据矿区的大领域,仅有几幢五层的家属楼成为矿区职工的奢望和骄傲。漆水河畔,环山叠绕,矿区职工家属简陋易居。矿区公路,凸凹不平,风井家属区毡瓦房乱建乱盖随处可见,职工吃的黄泥水,做饭取暖用的石矸煤,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励精图治,闪耀光芒。
再展40年来今朝,1997年伊始,新一届矿党政领导英明决策,大刀阔斧,减人提效,使矿井再扩建,充分发挥现代化机械设备作用,广大职工披荆斩棘,突飞猛进,把一个连年亏损的矿井首次扭转为盈,首次盈利214.38万元。2004年原煤生产能力由90万吨提升为105万吨,一举扭转旧貌变新颜。现如今,矿领导审时度势,投入大量资金解决了40年职工吃水难问题;告别了烟熏火燎烧煤取暖的历史;为职工先后新建了34栋单元楼;修建了东坡矿洗煤厂、污水处理厂、文化广场;安装了天然气。告别了昔日脏、乱、差的人居环境,整洁的“粉红”单元楼鳞次栉比,一座座崭新的单元楼拔地而起,一排排明亮的霓虹路灯点缀着矿山的夜空,一棵棵碧绿的小叶杨屹立在矿区公路两旁,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炫耀夺目、缤彩纷呈,东坡花园式小区凸显在青山绿水秀丽的群山之间。瞧,这就是东坡人见证东坡矿40年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东坡矿认真贯彻铜川矿业公司“三大治企理念”,借着改革发展的强大春风,迈着创建“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的矫健步伐,描绘着建设文化大局势在必行的宏伟蓝图,讲述着几代人梦中的真实故事,沿着构建和谐富裕新矿区的星光大道激扬风帆、奋勇前进。
40年岁月傲风雨,40年奋斗谱华章。建矿以来,东坡人发扬“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顽强拼搏,共克时艰,为国家的煤炭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累计生产原煤2343.78万吨,上缴利税1.89亿元。40年来,从蹒跚起步到茁壮成长,经过几代铜煤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回首往昔,我们百感交集、心潮澎湃;展望未来,我们精神抖擞、豪情万丈。前进中的东坡煤矿到处充满着蓬勃向上、创新发展的新景象,东坡矿——我为你骄傲!东坡矿——我为你欢呼!
编辑:刘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