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凹煤矿掘进二队在铜川矿业公司可是挂上号的“知名队”了,“党建目标管理”、“井下工厂化”、“安全质量标准化”都是这个队的亮点,“七一”前夕,记者走近了这个知名队。在队上要找到书记或队长还真不容易,几次去都扑了空,6月24日,记者“守株待兔”,等到了跟四点班的党支部书记贾保民,他爽快地答应和另一队干部换班,给记者2个小时时间。 “你可真难找啊!” “不是我难找,是井下条件不允许我呆在地面上,最近进架巷顶板破碎,架棚难度非常大,党支部商量后决定,每天除了1人值班,3名支委分别挂靠各班,盯在现场和工人一起解决困难,我这周跟四点班,每天基本都在井下呆12个小时以上。因为工作性质,我们支部的党员都默默奋战在井下,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我认为在每个人心中都闪耀着一面鲜红的党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拥有“双重”身份的贾保民
贾保民原来是工程技术人员,现在尽管角色变了,仍不舍老本行,每次他参加班前会,都会习惯性地给工人讲技术措施,怎样才是合格的工程,如何减少材料的浪费等等。职工都说,贾书记是个拥有“双重”身份的人,既是书记,又是技术员。 在推行“手指口述”初期,只要贾保民值班,检验工人对岗位“手指口述”的掌握情况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那段时间,个别工人逢他值班就不来点名,宁可不上班也不愿“手指口述”。 “上山砍柴,下河摸鱼。当书记就是要勇于面对矛盾,敢于解决矛盾。”这个公开的“秘密”被贾保民知道后,他把那几个害怕答问题的工人叫到跟前,耐心开导他们:“‘手指口述’是先进的管理方法,目的是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不是为难谁,更不是为了处罚谁。”为了使这项工作在单位全面推开,他还创新思路,利用“安全教育日”时间,在队内举行“手指口述”有奖问答,党支部购买了牙膏、牙刷、香皂等小奖品。同时,每月底评选出“手指口述”优秀职工,给予奖励。现在掘进二队的班前会上,随便提问“手指口述”,职工都会积极回答了。 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贯穿日常工作之中的,近两年掘进二队分来的新工人,“80后”甚至“90后”居多,他都会告诉班组长,要在工作上爱护、生活上关心这些年轻娃,他说:“现在的新工人,大多是独生子,没吃过苦、没受过搓折,如果一来就让抬工字钢、扛大件,他们就会对井下工作产生恐惧心理,干不了两天就卷铺盖跑了,要留住人,需先稳住心,让他们逐渐适应,安下心来。”黄晨龙是今年应聘来矿的转岗大学生,在学校学的是计算机信息与广告设计专业,分配到二队后,队上让他去机电班学技术,他踏实肯干,工作中能吃得下苦,勤学好问,善于钻研,在身边党员的带动影响下,积极要求进步,近日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把工人当兄弟的刘步余在和贾保民交谈时,支部委员、主管队长刘步余手拿湿毛巾边擦汗边走了进来。他对贾书记说,跟班时在井下发现工作面后支撑存在问题,西三至东二区域的高度不够,他已处理了。 刘步余在采掘一线干了30多年了,在掘进二队担任主管队长也已经8年时间了。他说自己2003年接手掘进二队工作时,职工士气低落,纪律涣散,月月完不成任务。他从完善管理,建立“行为规范”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抓起,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达标。当时的工作面回撤打撤架巷,没有任何机械设备,他带领党员带头人工抬筐,激发了职工士气,仅用4个小班就将断面贯通。党员们身先士卒的作风赢得了职工的信任和拥护,一个涣散的队伍回到了正轨。 “采掘一线工人更需要尊重,需要兄弟般的关爱和温暖。”平常遇到任务紧等特殊情况,工人在井下加班加点,他都会派人将烧饼、矿泉水送到井下工作面。工人升井后只要走进二队的办公室,不用说,队长、书记第一句标志性的话语准是“来,抽一根”,接着便习惯性地拿出杯子去倒水。在大多数人看来,工人应该对领导高看一眼,但在二队这个集体里,队干部和职工就像兄弟。
扑得下身子的程旭东
程旭东也算是掘进二队的“元老”了,从班长干起,工作出色被提拔为副队长,根据内部分工他是跟生产班的,今年以来由于机电设备多、运转复杂、生产任务紧,造成设备故障频出,队上商量后决定让程旭东跟机电班。他干工作能扑得下身子,时刻注意用自己的示范带头作用去影响职工,遇到设备故障,虚心学习,细心捉摸钻研,把抓好设备管理和检修质量,保障正常生产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三、四月份在他的带领下,机电事故比以往明显减少,掘进二队连续两个月超额完成了创新任务。
明星班长陶伟之
生产二班班长陶伟之最近很“红”。他4月份被陕煤集团评为“明星班组长”,在表彰会上做了经验介绍,5月份,又光荣地参加了陕煤集团班组工作会议,是铜川矿业公司唯一一位在会议上发言的班组长。
作为党员,工作面每次遇到地质变化、条件困难时,陶伟之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敲帮问顶,认真排查隐患,确认安全后组织大家开工干活。 2009年,该队在掘进2205下顺时,遇到高达5米的断层,沿走向坡度倾斜近30度的复杂条件,施工由原来综掘改为炮掘,为保证安全和工程质量,陶伟之每天第一个到工作地点,盯住现场打眼、装药、放炮、架棚支护等每个环节,经过近5个月苦战,终于闯过了难关。
一位老工人这样评价队里的党员:“我们二队的党员个个都是好样的,越是条件差时,党员干部越是冲在最前面。”
编辑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