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两天、第五天,当一台内燃机车模型展现在大家面前时,铁运分公司北区段职工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6月7日,笔者来到了该分公司北区段陈家山内燃机车检修库。一阵阵砂轮声、锯割声、锤头声传了出来,一台内燃机车模型已见雏形。内燃机车检修工张玉功等人身穿作衣,丈量着材料,加工着配件,紧张而忙碌,有序而井然。
北区段副段长、工程师梁永明介绍道“这台内燃机车模型总长为4.08米、宽1.4米、高1.5米,12个轮子、发动机和排气孔各两个、燃油箱和总风缸各两个、拐臂4个、减震器12个、散热窗6个、电气室1个、操作室1个、勾头2个、照明灯6个。采用了铁皮、角铁、管子、方钢、弹簧等原材料和配件,涉及电焊、车工、钳工、铆工等多个工种。这次模型研制从对材料的选购选用、总体规划和设计,造型创新、加工过程、精细化管理、环节连接等要求都非常严格、非常细致,职工们加班加点、不计报酬,钉是钉,卯是卯,不遗漏细节,不忽视过程,不延误进度,更注重结果”。
劳动模范、技术标兵贾春华由衷地说“这次内燃机车模型研制,大家都很愿意参与,激发了智慧、培养了动手能力,在五天多的时间里,各自发挥优势,发挥特长,发挥技术,动脑子,想办法,解难题,特别是在机车模型行走部分的设计方面,大家费了不少心思,尤其是在散热器、减震器、电池箱,总风缸方面,都想了很多办法”。
陈家山车站副站长武铜林深有感触地说“平时在电视、电影、报刊上看到过轮船和飞机的模型,内燃机车模型这是第一次见到”。
此次内燃机模型的研制成功,既是该分公司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标志着该分公司科研水平又迈上了新的台阶。据悉,这台内燃机车模型将被摆放到该分公司多功能文化展厅,成为昭示矿区铁路发展永久性文化标志。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