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石节矿坚持以安全理念为引领、安全制度为约束、安全环境为支撑、安全行为为驱动,构建“11345”安全文化体系,打造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品牌,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以高水平安全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安全文化导航 提升安全发展引领力

该矿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前瞻性、系统性、全面性相统一,从企业使命、愿景目标、战略布局、体制机制、工作任务、理念融入总体布局安全文化建设,确立“11345”安全文化体系定位。将“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安全红线意识融入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当中,推进两办《意见》《硬措施》《条例》等法规条例在矿山落地见效。常态化开展安全文化培训、安全文化展演、安全文化“五进”、安全警示教育、安全承诺践诺、亲情嘱安等特色宣教活动,营造“保障安全生产,全员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制度刚性执行 强化法规制度约束力

该矿不断加强思路创新、理念创新、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充分利用人机料法环的资源整合,将《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植根矿山土壤,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精准定位安全文化制度与企业生产管理的“融合点”,修编《安全文化手册》《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三年规划》《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岗位责任制汇编》《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安全生产报告奖励制度》《安全风险及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手册》等40余项规章制度,搭建全流程安全文化制度管控主体框架,突出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突出铁的制度刚性执行,为超前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提供了制度遵循。
构建环境依托 提升安全生产支撑力

清晨朝阳初升之际,法规在线、安全之声等专题广播响彻十里矿区。该矿不断在打造多元化安全文化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利用广播站、自办频道、LED屏、井下广播、宣传栏等载体构筑有声有影有形有效的安全文化软环境,开办法规在线、安全脊梁、安全微视频展播、事故案例展演、诵读安全家书等栏目180余期,拍摄《追梦人》《安全在家就在》《安全到底为了谁》和《安全生产大家谈》等系列微视频进行展播,唱响安全发展强音。
同时,着力构建“一路、四室、四廊、四中心”为载体的安全文化硬环境。(“一路”即:安全文化路;“四室”即:安全教育室、劳模工作室、创客工作室、井口宣教室;“四廊”即:四条覆盖井上下的安全文化长廊、“四中心”即:考试中心、培训中心、VR实操培训中心、文体中心)
通过“高标准定位、动态化达标、持续化改进”多项举措,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以安全生产主系统建设为主抓手,推进朴素标准达标,更新各类安全文化牌板、标识,以多维度的安全文化意象群,提升矿井安全生产的支撑力和引领力。
创新“安全+”模式 提升安全发展驱动力

该矿致力打造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品牌,大力推进管理强安、文化促安、科技保安、素质兴安,积极探索“党建+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培训+安全”“亲情+安全”等发展新路径。积极发挥“六位一体”党建品牌优势,严格落实“四坚持、两强化”安全管理体系,深耕“一区一岗两队”安全管理“责任田”,一级带着一级干,健全“结果+过程”的安全生产考核新机制,确保“高层谋全局、中层抓落实、基层见实效”。开展岗前礼仪“十步曲”,落实自保互保联保动态联盟。
扎实推进“智能矿山、智慧矿区”新实践,构建NOSA(诺莎)安健环体系,落实双重预防机制,推广“四新技术应用”,致力打造绿色低碳、技术赋能、创新驱动的安全生产模式。以劳模工作室和创客工作室、VR实操培训中心为载体,开展技术攻关、名师带徒等活动,坚持“线上+线下”“外委+内培”“安全+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培训127期,达2206人次。练就技能绝活近60项,20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形式多样的亲情嘱安全活动常办常新,搭建日常抓宣传、井口搞服务、区队建联保、一对一结对帮教的安全协管亲情文化,全面打通安全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
该矿通过实施“11345”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从顶层设计、机制完善、制度落实、素质提升、超前防范、队伍建设、筑牢防线搭建安全文化建设“四梁八柱”,打造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品牌,达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以高质量安全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