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诗文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党建 - 诗文天地
李胜会【小小说】二巧探亲
作者:李胜会   来源:    发布日期:2013-12-17   点击次数:
分享:

“二姐回来了!妈——,二姐回来了!”小安洪亮的声音在幸福苑大院内响起,引得左邻右舍纷纷围了过来。

二巧是张大妈家的二女儿。张伯伯家境贫寒,成家后从农村来到矿山,大巧、二巧等姐弟六人先后在煤矿降生。父亲工资收入低,每月几十元的收入养活着全家老小。低矮的私房,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那情景,二巧至今难忘;兄妹众多,吃饭穿衣上学,贫困的生活,使二巧决意改变现状。八十年代末,二巧考上某中专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分配到新疆工作并结婚。因工作忙的缘故,逢年过节打个电话,汇款或者邮寄物品聊表孝心。上大学的女儿燕子“社会实践”,二巧灵机一动,带着她回到了矿山。

“妈,没有想到,你们住到这么干净漂亮的楼房了。好暖和啊,哎呀!是暖气。”一进门,一股暖流迎面扑来。二巧四处打量着新居室。“妈妈!这新家真好!这是液化气还是天然气?”“二巧,这是天然气,做饭可方便了。”“变化真大!”二巧抚摸着厨房内的家什,眼神飘向窗外。不远处,拔地而起的新楼在灿烂的阳光下似一个个巍峨的巨人,脑海中那红砖瓦房已不见踪影。广场上,一个个休闲锻炼的老人在健身器材上喜笑颜开,幸福的生活在脸上绽放。

王婶似乎看透了二巧的心思。“二巧啊,我们的老房子早都拆了。这几年啊,‘沉陷区治理,民心工程’一个接一个,新楼盖得一座接着一座,我们都从山坡上搬下来,住进了新楼。房门前的健身广场,白天呢,跳跳舞,扭扭秧歌。夏天的晚上,矿上举办纳凉电影周等等活动,可热闹啦。屋内的自来水,一天二十四小时供应。天然气通到屋里,干净整洁;特别是冬天,暖气供上,心里暖洋洋的。哎!想起当年烧煤取暖,屋里呛得人喘不过来气,烟熏火燎的情景……”

“她王婶!你说什么呢?别想过去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了。你看你们家多好,儿子女儿家全住进了新楼房,各家都有小轿车,真正实现了 “快乐工作 体面生活”啊!”何婶赶紧打断王婶的话。

“王婶,这么多年没有回来,矿区变化真大啊!”二巧感概万分。“是啊!这些年,煤炭企业走向黄金季节,工人的工资加上奖金,真不少开钱啊,好多人家在西安和咸阳等大城市都买了新房。你瞧,这广场上停放的小轿车大部分都是邻居家的。平时上班、休息日回城,出去旅游啊什么的,可方便了!”刘伯伯高兴地接过话茬。

“二姐!二姐在哪里?”正说着,急匆匆走进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二巧站起身来,眼睛极力在搜索着,回忆着。“小生兄弟!”二巧拥抱着高大魁梧,曾经流着鼻涕上山捉知了、上房掏鸟蛋的小兄弟。“二巧,你小生兄弟现在是搞企业文化建设什么的。大学毕业后,立志要回报养育他的矿山,要求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路遥曾经体验生活的地方。他说,公司提出文化强企战略,他也想在那里,拼搏奋斗。他还是陕煤集团职工作家协会的会员,梦想着将来也出自己写的一本书。”“张婶,你说什么呀?你别出我的洋相了!”小生急忙阻止。

小生坐在沙发上,摆开了龙门阵:“……文化强企、“五精”管理、四项技术和“双述”管理,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一盏盏LED防爆照明灯把井下装扮成 “不夜城”;职工乘着“观光缆车”上下班,听着悦耳动听的音乐……”“高兴的是我们班中吃着热气腾腾的免费餐,人本管理暖心怀啊……”小生口若悬河,二巧高兴地不住点头。

“砰砰砰”,随着轻轻的敲门声,一位年轻的少妇走了进来。“妈!来客人了?”张大妈扭头一看,“哎呀!小英回来了,快来,这是你二姐——二巧。这是你弟妹-—晓峰的媳妇,在医院上班。”

二巧拉着小英的手坐在沙发上,“弟妹平时可忙吧?”“二姐,我们不忙。主要时间就是学习,提高自身业务。”“什么?学习?那医院的工伤病号?”小英淡淡的一笑。“二姐,这些年,安全好、事故少,几乎没有工伤人员了。除过门诊,我们只是定期上门为老年人康体检查……”

职工食堂“幸福厅”内,丰盛的菜肴让二巧既兴奋又吃惊。“妈!中午这顿饭不少钱吧?”“二姐,我请客!”“什么呀?你们别争了,我来!我有自己的工资了。”张大妈眉飞色舞。望着二巧一脸的困惑,小英讲到:“二姐,国家出台了政策,对曾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过贡献的煤矿家属临时工,就是咱妈、张婶、王大妈她们以前干过临时工的,按照政策规定上缴养老金后,达到国家规定的年龄就可以领生活补贴了。妈妈已经领了两年了。”

二巧抱着满头白发的妈妈,止不住,眼泪流下来。“妈妈,你受苦了,这么多年,你为这个家操碎了心。”“好着呢!别想那么多。这些年,我们家人口多,生活困难,但是矿领导没有忘记我们,平时帮助我们这些困难家庭。逢年过节了,还来我们家慰问。对面楼上你胡娘家,还有我们家,这么多年多亏了组织的关心和照顾啊!当年,你兄弟他们上大学矿上还补助了不少钱呢;毕业后又优先安排到矿上,比起你爸爸参加工作时强多了……”

说笑间,服务员领进来一人。“姑姑!听说二姐回来了,我给领导请假就赶过来了。”张大妈指着二巧说, “这是你二姐。这是你小舅家的强子,在大机关上班。”

强子坐下后,聊了起来 “二姐啊!你和小外甥女多住些日子,好好在矿区转一转,煤矿变化确实大啊!”

旁边的外甥女不知什么时候,拿出了笔记本,记录着大人们讲述的一切,日记本轻轻翻动,翻过了那艰难困苦的岁月;笔尖舞动,描绘着矿区人民美好的生活蓝图……

(作者单位:金华山矿)

编辑:郝 龙


上一条:李重阳【随笔】成长的代价
下一条:黎树文【演讲稿】老爸的特殊礼物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