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自甩包袱,陕西龙钢亏损缩窄
作者 ✑ 李俊明
陕煤化旗下、陕西最大的“铁包袱”终于实现了盈利!
本院院长继续带你赴陕西最大钢铁公司——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龙钢公司),看一看这家公司亏损多年后,今年4月是如何实现盈利的。
保持队形,Let's go!
2011年,陕西煤炭“大佬”陕煤化对陕西最大的钢铁企业龙钢公司控股时,后者就在亏损。直到现在,钢铁行业漫长的严冬尚未结束,整体没有实现回暖。
尽管本次实现盈利与4月钢铁价格上涨的行情有关。但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龙钢已经开始了内部企业的整治。
龙钢公司党委书记郗九生对院长说:“龙钢公司2015年开始推行的经营承包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内部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才对龙钢公司扭亏起了决定性作用。”
“铁老大”终于开始赚钱了
走进龙钢公司会议室,龙钢负责人郗九生把4月份经营状况的表格展示给院长时称:“陕煤化终于可以松口气了,龙钢公司终于开始赚钱了。”
2011年,陕西方面着于对省内资源整合的考虑,将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钢集团)并入陕煤化。这样陕钢公司旗下、陕西最大的钢铁企业——龙钢公司便成为陕煤化的附属公司。
但事实上,龙钢在公司并入陕煤化时,就已经在亏损。整合之后的5年时间里,钢铁行业并没有实现好转,整个行业产能过剩,让龙钢公司连年亏损。
龙钢公司向院长提供的数据显示,仅在2015年,龙钢公司亏损超过10亿元。而对于龙钢公司的实际控股人陕煤化来说,面临着煤炭与钢铁行业持续不景气的双重承压。
对于陕煤化来说,今年日子也不好过。
陕煤化每月要偿还贷款以百亿计,这种形势下,就决定逐步关掉一些亏损的公司,以此缓解亏损的额度,这样龙钢公司的生存状况就走到了悬崖边上。
郗九生告诉院长:“龙钢公司向其实际控股人陕煤化保证,公司2015年的亏损额度约为12亿元。这就是说,龙钢每月平均亏损的额度要控制在1亿元内。”
明显的转机出现在今年4月
今年4月份,钢铁行业忽然出现好转,如果你关注股票期货市场,相信也看到了,以螺纹钢为代表的钢铁在市场上创出高价。
龙钢公司提供的数据来看,今年4月份,龙钢公司实现盈利1亿元,终于在亏损多年之后,首次实现盈利。鉴于旗下最大的子公司龙钢实现盈利,陕钢集团也在4月份实现盈利5000万元。
“我们希望行情不是昙花一现,”陕钢集团一名负责人称,“如果市场反应不太坏,龙钢公司乃至陕钢集团今年均有可能整体扭亏为盈。”
内部改革“组合拳”
不可否认,龙钢公司能实现盈利,与之前大刀阔斧的改革很有关系。
众所周知,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一定程度上在国企中普遍存在,而当市场形势不好时,这些弊端的劣势就明显凸现。
正是因为这样,龙钢公司首先进行了人员缩减。
对此,郗九生告诉院长:“龙钢公司此前1.5万人,此次精简到不足1万人。人员精简使得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龙钢公司推及的“内部经营承包模式”成为在陕煤化国企转型中的标杆动作。
郗九生称,2015年开始,龙钢公司将所有工序进行打包,向公司人员承包,签订保证与奖励措施。“这就意味着,在龙钢公司的每一个工序环节,都实现了市场化、竞争化。仅此一项,就让公司有了决定性的转变。”郗九生称。
龙钢公司测试显示,内部承包改革之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改革之前人均产钢量在400吨左右,目前能提升到800吨左右。”
在契合市场方面,龙钢公司一改此前单一生产建材钢铁的模式,逐渐添加了线材钢铁与钢管。在建材钢铁主业方面,龙钢公司更加注重品牌化。郗九生透露,目前龙钢公司正在与国内首家钢结构上市公司杭萧钢构(600477.SH)展开合作,做其配套产业。
基于钢铁行业没有明显的转好,在陕钢集团内部,龙钢公司与陕钢集团旗下的另一个钢铁生产企业汉中钢铁公司就行了优化整合,产品结构的调整使得陕钢集团整体更有竞争力。
2010年下半年起,国内钢铁行业出现明显下行趋势,至今长达6年的寒冬尚未出现转好的迹象。
多名钢铁行业人士称,钢铁行业低迷期,企业只有通过一系列动作降低成本,才有可能在时常出现高于成本的价格之后,逐渐盈利。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