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 2016年5月31日 第十五版
覆灭连片的矸石山,畅通壮丽的景观环形线……铜川矿业公司王石凹煤矿大力实施生态治理,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王石凹煤矿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终于进入PPP项目包装初步实施方案编制的实质性阶段。如今,走进矿区,可以让人感受到如同置身春景般的舒畅。
这座由前苏联援建服役近60年、曾经是西北地区建井最早、规模最大的机械化矿井,在国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大形势下,今天完成了它的光荣历史使命退役了。为了2000多名职工和40000多位家属的出路,铜川矿业公司按照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发展思路,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转型经验,将这座完整保留前苏联建筑印记、深深沉淀着铜川工业历史文化的资源枯竭煤矿改造成工业遗址公园,实现煤矿的后续发展,助推铜川的旅游事业。
王石凹煤矿矿长解耀明介绍说,虽然建设的是工业遗址公园,但必须承担生态文明的使命,这是项目高端起步的基本保障。为此,王石凹煤矿提前进行大范围的生态治理,为遗址公园项目进行绿色打底。平整矸石38600立方米,覆土32425立方米,在覆土表面种植杨树林,形成可循环的生态系统;打造从矿煤场到马车店100余亩休闲花园景观的环形线路;组织全矿职工搞绿化,使整个矿区苍松劲柏郁郁葱葱,杨柳扶风片片成林,大面积牡丹、樱花娇媚可人。同时,治理水污染,对周边村庄农田进行生态保护。
高端起步,绿色打底。王石凹煤矿让遗址公园建设在田园中起跑。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