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坡矿提起李军艺无人不晓,说起他人人夸赞。个头不高,双眼炯炯有神,精神干练有朝气,浑身上下有股年轻人的劲,在工作上他更是不甘人后,争做标兵。
2007年,年满23岁的李军艺从咸阳煤校毕业,被分到了东坡矿工作。参加工作五年来,因业绩突出、工作态度积极,李军艺从采掘区队的技术员破格提拔为矿综采二队技术副队长,他之所能在短短的五年里取得这样的成绩,都归于他一贯对煤矿机电专业的痴迷和执着追求。
平日里的李军艺是一个勤奋好学,积极热情的人。特别在专业技能知识方面他虚心请教老师傅,工作之余也不放松对专业知识的刻苦钻研,他利用借阅大量有关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方面的书籍,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对专业知识的开阔眼界,同时,他还常常借鉴于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井下实际工作相结合并巧妙运用于实际操作中,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矿井节约了经济成本。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方面李军艺向来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三勤三多”的学习原则。一是手勤多干。他认为无论从事哪行哪业,如果心存懒惰,没有上进心那就一定不会获得成功,更不会干好工作。所以,他在平时工作中要求自己,要多学、多问、多干、多思考,经常与一些老前辈、老师傅们共同探讨并参与处理设备故障的实践中,并从其中学到关于各类电气设备性能与特性方面的要点知识;在井下他也总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类电气故障的处理,认真研究各种开关结构原理,钻研和思考解决电气故障的简便方法。二是口勤多问。他常给工人们讲:“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矿井使用的电气设备也在日益更新,井下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现代化矿井逐步走向成熟,今日的我们如果不学习将会被明日所淘汰”。参加工作至今,李军艺已感到在学校学的东西远不够用,于是,他便暗下决心养成边工作、边学习的习惯,在遇到新问题、新技术时,他不耻下问,经常向专业人员请教学习,搞不懂他就跑到生产科、动力科请教,偶尔也跑去矿领导那里取经,在区队工人们还常常夸他“小李子,年轻有为、前途光明呀!”他听后说:“哎!要学的东西太多,不学就赶不上趟了!”正是他的这份坚持与执着,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与实践中和摸爬滚打中让他积累了丰富经验,掌握了一些处理电气故障的尖端性知识,如今的他能出色地解决一般井下电气设备上的技术问题。三是眼勤多看。处处留心皆学问。一方面李军艺利用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的机会,留心观察他们所使用的各类电气设备,并用照相机、笔记本等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参考资料。另一方面,他着力提高自己的下井质量,为能多接触些实际性的东西,在井下凡遇有处理电气设备故障时,他总会上前搭把手,正如他所说的:“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担任综采二队技术副队长期间,李军艺深知责任重大,他时刻以狠抓安全不放松为重点,始终坚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搞好安全工作关键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在于落实责任”的理念。在井下他以带头弘扬煤矿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奉献精神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坚持每班与职工同开班前会、同升井同下井,在现场能第一时间抓住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疑点,并认真组织好协调检修班职工开展好工时利用,扎实做到实工实效,时时刻刻起到表率的作用。同时,他还带领全班职工贯彻落实好公司、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以严把安全质量关的严谨态度,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作风,处处以身作则,杜绝各类“三违”现象发生,在班中他重点强调安全生产,注重教育职工落实好“三不生产”原则,严格执行“三三整理”制度,落实班中关键部位第一责任人,要求当班务必开好班后会,并对本班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坚决做到工作上有关键、关键中有重点,重点中有落实的第一原则。在他带领下综采二队在2012年全年安全、生产、质量各项工作上都有了长足进步。
记得在2008年7月,井下712工作面机尾部分进行夹角18°的支架、溜子大转弯,面对困难,他便挺身而出、扛此重任。经过他提前预算,并根据实际推断,要实现夹角为18°的支架、溜子整体大转弯,必须要提前进行后半部加刀推采,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工作,李军艺始终坚持与八点班工人一同奋战于现场,时刻观察加刀规律,密切关注机尾推采速度,终于在计划的12天内顺利地完成了支架、溜子的整体单边摆采46米的大转弯,成功完成了在安全威胁大的情况下做到两者互不影响的艰巨任务。
2010年4月份,综采二队在进入901工作面时,由于地质条件造成的影响,运输皮带高低起伏,落差大,导致皮带大量卸煤,致使底皮带拉煤,塞机尾,皮带严重跑偏,严重影响原煤生产任务的完成.皮带运输已经成为制约生产的最大瓶颈。为尽快实现正常生产,李军艺大胆提出停产建议。他利用参加调度会的机会,耐心细致的向矿领导们分析了运输不畅的根本原因,以及解决的可行性办法,在经过一番努力下最终征得了领导们的一致同意,决定实施他提出的方案。当天他便带领检修班34名职工,根据落差大小,加高皮带架腿,人工落地板,同时安装自主设计的假机头,在连续奋战12个小时之后,经调试,载重运转,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彻底搬掉了进入901面的头号拦路虎,为生产任务铺平了道路。
李军艺他就是这样一个胆大心细,勤奋好学的有为青年,他把一腔的热血投入到了矿井安全生产工作中去,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与赞扬,工友们都亲切的称他为“拼命三郎”。
编辑:郝 龙